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蔡瑞金 [1 ,2 ]
季浏 [1 ,2 ]
尹杰 [3 ]
杨晓玲 [4 ]
薛小安 [5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上海市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教导处
[4] 重庆交通大学体育部
[5] 上海市延安中学体育教研组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密度; 运动强度; 能耗; 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4.2 [运动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探讨60%THR运动强度下不同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将146名健康小学生随机分成低、中、高运动密度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olar Team OH1和Actigraph wGT3X-BT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能耗。结果:运动能耗建模后,时段以及时段与组别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能耗与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体质健康建模后,BMI变化、往返跑、50 m跑和坐位体前屈进步幅度组别主效应以及肺活量、跳绳进步幅度"组别×性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仰卧起坐组别主效应和"组别×性别"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0%THR运动强度、36%~74%运动密度的运动负荷是维持身体基本运动能力的最小阈值,55%~74%的运动密度是引起BMI下降的最小阈值并适宜发展女生跳绳能力,75%以上运动密度是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美国儿童青少年适宜体力活动推荐量的研究.[D].关尚一.华东师范大学.2010, 12
[2]   肌内效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张国海 ;
王人卫 .
体育科学, 2017, 37 (12) :46-51+63
[3]   团队运动重复冲刺能力研究进展——现状与展望 [J].
蔡旭旦 ;
陈小平 ;
周年生 ;
冯锐 ;
石芳 .
体育科学, 2017, 37 (12) :78-93
[4]   运动训练生物学基础模型的演变——从超量恢复学说到运动适应理论 [J].
陈小平 .
体育科学, 2017, 37 (01) :3-13
[5]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 [J].
季浏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38 (09) :72-80
[6]   关于运动密度与运动负荷的断想 [J].
赵立 .
中国学校体育, 2015, (06) :10-10
[7]   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对初中生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武海潭 ;
季浏 .
体育科学, 2015, 35 (01) :13-23
[8]   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之道——王晋教授访谈录 [J].
石岩 ;
王冰 .
体育学刊, 2014, 21 (03) :1-7
[9]   三轴运动加速度计(GT3X)测量青春期少年(11~14岁)身体活动能耗预测方程的建立和检验 [J].
朱琳 ;
陈佩杰 .
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 (03) :73-77
[10]   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不同运动强度的心率变化率最佳临界点的研究 [J].
朱琳 ;
陈佩杰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 33 (01) :17-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