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上三大克拉通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大型化成藏条件与特征

被引:66
作者
赵文智
汪泽成
胡素云
潘文庆
杨雨
包洪平
王红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地层-岩性油气藏; 集群式分布; 大型化成藏; 有利区带;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中相继发现了一批以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体的大油气田,虽然单个油气藏储量丰度低,但由于油气藏呈集群式分布,因此总体油气储量规模大。为了揭示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本文从盆地的构造演化、烃源灶的分布范围、有效储层的发育条件以及油气成藏模式等方面,来分析和探讨中国三大克拉通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藏大型化成藏条件与特征。研究表明,大范围分布的烃源灶及其晚期规模生烃是大油气田形成的资源基础;大面积呈似层状分布的礁滩体及受不整合面控制的岩溶储集体为大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退火"地温场与递进埋深的耦合是大范围油气成藏的重要机制;下侵式、扬程式、转接式成藏模式是油气大范围成藏的重要途径。古隆起及其斜坡带、台缘带礁滩体、与蒸发岩共生的台内滩、深大断裂带具备形成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地质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四川盆地寒武纪—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区带
    杨威
    谢武仁
    魏国齐
    刘满仓
    曾富英
    谢增业
    金惠
    [J].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 21 - 34
  • [2] 四川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勘探区带
    赵宗举
    周慧
    陈轩
    刘银河
    张运波
    刘玉娥
    杨雨
    [J].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 35 - 51
  • [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郭彦如
    赵振宇
    付金华
    徐旺林
    史晓颖
    孙六一
    高建荣
    张延玲
    张月巧
    刘俊榜
    刘虹
    [J].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 95 - 109
  • [4]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陈启林
    白云来
    黄勇
    马玉虎
    刘晓光
    魏立华
    完颜容
    韩晓峰
    [J]. 石油学报, 2012, 33(S2) (S2) : 82 - 94
  • [5]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赵文智
    沈安江
    胡素云
    张宝民
    潘文庆
    周进高
    汪泽成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 1 - 12
  • [6] 四川盆地台缘带礁滩大气区地质特征与形成条件
    邹才能
    徐春春
    汪泽成
    胡素云
    杨光
    李军
    杨雨
    杨威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 641 - 651
  • [7] 塔里木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赵宗举
    罗家洪
    张运波
    吴兴宁
    潘文庆
    [J]. 石油学报, 2011, 32 (06) : 937 - 948
  • [8]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控制因素及有利区带预测
    王伟力
    刘洛夫
    陈利新
    罗春树
    [J]. 古地理学报, 2010, 12 (01) : 107 - 115
  • [9]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赵宗举
    吴兴宁
    潘文庆
    张兴阳
    张丽娟
    马培领
    王振宇
    [J].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 939 - 955
  • [10]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张宝民
    刘静江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 1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