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山丘区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先度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彤
师学义
荣联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长河流域; 农村居民点; 整治优先度; 整治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用地需求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整治工作的开展对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文以黄土山丘区中的47个村为研究单元,以自然和社会经济为准则层共选取了15个指标,分别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求权重,将计算所得权重加权平均作为指标权重值,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综合值进行计算,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综合评价分值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整治优先度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空间差异较大,一级优先整治区包含有8个村,占整个全区总面积的17.7%,该地区主要自然环境较差,居民点占地面积较多,但同时经济状况良好,应优先整治;二级优先整治区包含有7个村,占全区总面积的15.91%。该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相对较好,人口密度较低,整治潜力较大,但村庄整体经济水平相较一级整治区要差,整治的难度高于一级整治区;三级优先整治区包含有13个村,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2.29%,该地区所处自然环境较好,采煤损毁状况轻,整治潜力不大;四级优先整治区:整治区包含19个村,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2.51%。四级优先整治区居民点人口密度较高,交通便利,且几乎没有采煤损毁区域,整体状况较好,整治潜力较小。整治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考虑整治模式和整治手段,科学的整治顺序能使整治工作的开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治优先度的先后顺序取决于村庄所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危险性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前者决定了整治工作开展的迫切程度,而后者则决定了整治工作开展的难度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修正与测算——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宋伟 ;
梁发超 ;
姜广辉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490-503
[12]   基于规划导向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及模式 [J].
李乐 ;
张凤荣 ;
关小克 ;
曲衍波 ;
姜广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337-343
[13]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与优先度评判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郭力娜 ;
姜广辉 ;
李灿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7) :312-319+397
[14]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J].
刘玉 ;
刘彦随 ;
郭丽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6) :306-312
[15]   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J].
朱亮 ;
吴炳方 ;
张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1, (03) :325-331
[16]   中国东南沿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J].
陈亚婷 ;
张超 ;
杨建宇 ;
沈立宏 ;
王聪 ;
朱德海 ;
田玉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2) (S2) :349-354
[17]   基于生态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分区调控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姜广辉 ;
关小克 ;
郭力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290-296
[1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J].
林常春 ;
张俊梅 ;
许皞 ;
李新旺 ;
王树涛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0, (03) :115-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