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冲击地压矿井地表非连续移动变形特征

被引:5
作者
郭惟嘉
孙文斌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岩层运动; 地表非连续变形; 冲击地压; 地表斑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随着工作面的开采,上方覆岩体内软岩层出现明显离层特征,离层上方硬性巨厚覆岩层逐渐下沉。当工作面推进到一定距离时,离层量加大,为巨厚覆岩层提供一定运动空间,进而造成巨厚覆岩层的破断;由于瞬间的能量释放,对围岩造成强冲击性,同时造成地表呈现斑裂等非连续性特征。较大的斑裂均位于地表水平变形较大的位置,随着井下沿走向开采尺寸的加大,斑裂的宽度和深度也逐渐扩大,斑裂最宽可达1.5~3.0 m,深度可达50~70 m。同时,采动覆岩岩层运动,也导致地表变形出现明显的集中与滞缓现象,当离层范围大于砾岩体折断步距时,地表变形加剧,就会出现斑裂现象。同时探讨地表移动变形与冲击地压发生具有的显著相关性,进而可对冲击地压做预测辅助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514 / 35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近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防冲机理及技术研究 [J].
沈荣喜 ;
王恩元 ;
刘贞堂 ;
李忠辉 .
煤炭学报, 2011, 36(S1) (S1) :63-67
[2]   煤岩冲击倾向性研究 [J].
齐庆新 ;
彭永伟 ;
李宏艳 ;
李纪青 ;
汪有刚 ;
李春睿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1) (S1) :2736-2742
[3]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J].
蓝航 ;
齐庆新 ;
潘俊锋 ;
彭永伟 .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1) :11-15+36
[4]   煤层冲击倾向性与危险性评价指标研究 [J].
潘一山 ;
耿琳 ;
李忠华 .
煤炭学报, 2010, 35 (12) :1975-1978
[5]   巨厚覆岩下开采地表沉陷特征及其与采矿灾害的相关性 [J].
王利 ;
张修峰 .
煤炭学报, 2009, 34 (08) :1048-1051
[6]   岩层及地表移动与冲击地压相关性研究 [J].
郭惟嘉 ;
孔令海 ;
陈绍杰 ;
孙庆国 .
岩土力学, 2009, 30 (02) :447-451
[7]   覆岩离层产生机理及离层充填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的工程实施 [J].
刘文生 ;
范学理 .
煤矿开采, 2002, (03) :53-55
[8]   根据地表下沉预测冲击地压的研究 [J].
唐巨鹏 ;
潘一山 ;
徐方军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2, (03) :107-108+113
[9]   覆岩沉陷离层发育的解析特征 [J].
郭惟嘉 .
煤炭学报, 2000, (S1) :49-53
[10]   采动覆岩离层性确定方法及离层规律的研究 [J].
郭惟嘉 ;
刘立民 ;
沈光寒 ;
蒋斌松 .
煤炭学报, 1995, (01)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