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61
作者
李倩倩 [1 ]
张顶立 [1 ]
房倩 [1 ]
李栋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既有隧道变形; 地层变形; 现场实测;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s2.065
中图分类号
U455.4 [施工方法]; U231.3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082301 ;
摘要
北京地铁6号线平安里—北海北站区间下穿既有4号线区间隧道工程为北京地区首例暗挖隧道下穿盾构隧道工程。依托该工程,通过12个地表沉降监测断面及既有盾构隧道变形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新建隧道与既有结构的相互影响,对地层及既有结构的变形特性取得以下认识:(1)非下穿段暗挖隧道地表最大沉降值随其埋深增大而减小;双线隧道间距小于2.0D(D为单线隧道宽度)时,地表沉降模式为"单凹槽状",间距大于2.0D时,则为"双凹槽状";下穿段既有结构呈"双凹槽状"变形,地表沉降模式为"单凹槽状"。(2)盾构隧道结构呈柔性变形,纵向柔性更为明显,下穿段既有结构的最大沉降值分别为7.32,6.69 mm,结构变形损失率分别为0.36%,0.45%,结构纵向沉降变形宽度系数为0.412.43。(3)下穿段地表最大沉降值为非下穿段的24%27%,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是非下穿段的1.22.3倍。既有结构的存在及地层的深孔注浆加固显著减小了暗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增大了地表沉降槽宽度。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911 / 39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埋深下暗挖隧道施工的地层响应 [J].
李倩倩 ;
张顶立 ;
张成平 ;
房倩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01) :27-33
[2]   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J].
胡军 ;
杨小平 ;
刘庭金 .
铁道建筑, 2012, (10) :50-54
[3]   隧道下穿既有线的案例分析与沉降分析方法 [J].
韩煊 ;
刘赪炜 ;
Jamie RStanding .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 (01) :134-141
[4]   交叉隧道盾构施工参数与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的沉降影响研究 [J].
房明 ;
周翠英 ;
刘镇 .
工程力学, 2011, 28 (12) :133-138
[5]   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 [J].
陈孟乔 ;
杨广武 .
中国铁道科学, 2011, 32 (04) :53-59
[6]   盾构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J].
汪洋 ;
何川 ;
曾东洋 ;
苏宗贤 .
铁道学报, 2010, 32 (02) :79-85
[7]   盾构隧道斜交下穿地铁车站的影响与监测研究 [J].
李东海 ;
刘军 ;
萧岩 ;
关龙 ;
孔恒 ;
丁振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1) (S1) :3186-3192
[8]   大断面隧道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分析 [J].
张成平 ;
张顶立 ;
王梦恕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05) :805-810
[9]   复杂环境条件上跨下穿同一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 [J].
沈良帅 ;
贺少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1) :2893-2900
[10]   浅埋暗挖隧道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的关键技术 [J].
王占生 ;
张顶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2) :4208-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