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砂岩能量耗散演化规律

被引:47
作者
邓华锋 [1 ,2 ]
胡玉 [1 ,2 ]
李建林 [1 ,2 ]
王哲 [1 ,2 ]
张小景 [1 ,2 ]
胡安龙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三峡大学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耗散能; 残余应变; 滞后效应; 损伤演化;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5.0278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为了深入分析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岩石能量耗散演化规律,设计、进行砂岩的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详细分析典型循环加卸载滞回圈曲线变化特征,探讨加卸载过程中的总功、弹性变形能、耗散能、能量耗散率、残余应变、损伤变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滞后现象明显,而且存在明显的残余应变,在计算各能量参数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2)考虑残余变形和滞后效应的影响,提出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各能量参数修正的计算方法;(3)岩样在循环加卸载临近破坏的时候,各能量参数及残余应变出现明显的增大,能量参数和残余应变的突变均可以较好地预测岩样的破坏;(4)能量耗散率与残余应变的相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在能量参数计算时不可忽略残余应变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岩石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岩石能量损伤演化规律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869 / 28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考虑滞后效应的岩石加卸载响应比试验研究 [J].
邓华锋 ;
胡亚运 ;
李建林 ;
肖志勇 ;
周美玲 ;
胡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S1) :2915-2921
[2]   岩石力学试验中试样选择和抗压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J].
邓华锋 ;
李建林 ;
邓成进 ;
王乐华 ;
鲁涛 .
岩土力学, 2011, 32 (11) :3399-3403
[3]   循环载荷下岩体能量特征及变形参数分析 [J].
刘杰 ;
李建林 ;
张玉灯 ;
朱婷 ;
杨姗姗 ;
李映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505-3513
[4]   常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滞后及阻尼效应研究 [J].
肖建清 ;
冯夏庭 ;
丁德馨 ;
蒋复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8) :1677-1683
[5]   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J].
朱明礼 ;
朱珍德 ;
李刚 ;
邱玉华 ;
陈哲 ;
李金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12) :2520-2526
[6]   循环加、卸载孔隙水压力对砂岩变形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J].
许江 ;
杨红伟 ;
李树春 ;
姜永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5) :892-899
[7]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彭瑞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1729-1740
[8]   大理岩三轴压缩的塑性变形与能量特征分析 [J].
苏承东 ;
张振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2) :273-280
[9]   砂岩拉伸过程中的能量耗散与损伤演化分析 [J].
彭瑞东 ;
谢和平 ;
鞠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526-2531
[10]   岩石破坏的能量分析初探 [J].
谢和平 ;
彭瑞东 ;
鞠杨 ;
周宏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5) :2603-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