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被引:22
作者
刘锐娥 [1 ]
肖红平 [1 ]
范立勇 [2 ]
张春林 [1 ]
郝爱胜 [1 ]
缪卫东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洪水成因; 辫状河三角洲; 接力搬运; 二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粗相带砂体大面积分布特征,通过古地理背景分析和大量岩心观察,提出山1段—盒8段具有"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借助水槽模拟实验对"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宽缓的地貌沉积背景、湖水进退往复、强水动力作用与充足的沉积物供给是砂体大面积分布的主要因素。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多期次洪水的接力搬运可使粗粒级砂岩向湖盆腹部长距离延伸,形成横向广覆式分布、纵向叠合连片的大面积辫状河—三角洲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纪三角洲的沉积机理 [J].
沈玉林 ;
郭英海 ;
李壮福 ;
魏新善 ;
邵玉宝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2, 41 (06) :936-942
[2]   苏里格大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 [J].
杨华 ;
付金华 ;
刘新社 ;
范立勇 .
石油学报, 2012, 33(S1) (S1) :27-36
[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相对高渗储集层成因及分布 [J].
肖红平 ;
刘锐娥 ;
李文厚 ;
张福东 ;
张春林 ;
郝爱胜 ;
缪卫东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4) :543-552
[4]   须家河组沉积模拟实验及大面积砂岩成因机理分析 [J].
马晋文 ;
刘忠保 ;
尹太举 ;
杨威 ;
施振生 ;
蒲秀刚 ;
连丽霞 .
沉积学报, 2012, 30 (01) :101-110
[5]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砂岩中的风暴岩 [J].
方少仙 ;
侯方浩 ;
杨西燕 ;
何江 ;
沈昭国 ;
乔琳 ;
阎荣辉 .
沉积学报, 2011, 29 (01) :23-30
[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王峰 ;
田景春 ;
陈蓉 ;
李明瑞 ;
肖玲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38-245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 [J].
李熙喆 ;
张满郎 ;
谢武仁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168-175
[8]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南北物源沉积汇水区与古地理 [J].
肖建新 ;
孙粉锦 ;
何乃祥 ;
刘锐娥 ;
李靖 ;
肖红平 ;
张春林 .
古地理学报, 2008, (04) :341-354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J].
李洁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向芳 ;
陈安清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8, (01) :27-32
[10]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下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 [J].
杨西燕 ;
沈昭国 ;
方少仙 ;
侯方浩 ;
李安琪 ;
傅锁堂 ;
吴正 ;
阎荣辉 .
古地理学报, 2007, (02) :1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