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盒8段南北物源沉积汇水区与古地理
被引:66
作者:
肖建新
[1
]
孙粉锦
[2
]
何乃祥
[1
]
刘锐娥
[3
]
李靖
[1
]
肖红平
[3
]
张春林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
汇水区;
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目的层段总体资料了解的基础上,对盆地南部4个露头剖面、18口井岩心的砂岩进行了切片分析,根据长石含量变化和其他岩矿特征、测井曲线与岩石组合特征、连井剖面以及露头沉积相分析,明确了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物在盆地南部的汇水区位置。"汇水区"指搬运南北物源沉积物的流水汇聚区,它大体上是南北物源沉积物分布的分界区、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汇水区南北的长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在汇水区局部又存在南北物源沉积"交互区"的认识,"交互区"指南北物源沉积物抵达汇水区并在局部地段发生交互的地区,它是南北物源沉积物的连通区。交互区位于汇水区并分隔汇水区。在盒8段交互区发现了还原条件下形成的早期成岩矿物——菱铁矿结核。盆地南部山西期—盒8沉积期的沉积古地理受南部和北部物源沉积物的双重影响,连井剖面显示汇水区南北沉积相带具有对称分布的特征,其沉积单元和相带包括:(1)汇水区,含3个交互区;(2)汇水区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南部物源的3个三角洲;(3)汇水区北缘三角洲相带,含来自北部物源的4~5个三角洲;(4)与南、北三角洲相带过渡的河流相带。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沉积模式图。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4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