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

被引:37
作者
张晓莉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相; 沉积演化; 生储盖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了本溪期(海侵)、太原期(海侵扩大)、山西期(海退)、石盒子期(海陆交互)和石千峰期(陆缘湖泊)等5个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和平面展布特征,得出这5个时期在盆地内构成了一个海侵海退旋回,形成了从滨浅海相到海陆过渡的三角洲相、河流湖泊相陆源沉积。控制生成了三角洲相分流河道砂砾岩、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以及潮坪相砂坝等有利储集岩带,潮坪相发育的煤系地层为烃源岩,上石盒子组洪泛平原形成泥质岩盖层。生油岩和储集岩叠置或互侧式组合关系,形成本区受砂体分布控制的岩性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37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鄂尔多斯地区二叠系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J].
杨仁超 ;
韩作振 ;
李文厚 ;
樊爱萍 ;
李义军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340-344
[2]   靖安油田北东区局部构造与石油富集关系研究 [J].
王平 ;
周义 ;
季海锟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3, (04) :9-12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上古生界储集层研究 [J].
肖建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01-204
[4]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煤成气成藏特征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侯中健 .
矿物岩石, 2002, (03) :47-52
[5]   鄂尔多斯南部地区早古生代主动大陆边缘演化特征 [J].
钱锋 ;
艾永峰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 (01) :18-21+24
[6]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俊杰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