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汶川地震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确定性系数分析

被引:79
作者
许冲 [1 ]
戴福初 [1 ]
姚鑫 [2 ,3 ]
陈剑 [4 ]
涂新斌 [1 ]
曹琰波 [1 ]
肖建章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汶川地震; 地震诱发滑坡; 确定性系数; 空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在大约48678km2的区域内,采用震后航空像片与多源卫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验证的方法,共圈定出48007个地震滑坡灾害。在此基础上,选取地层、岩性、断裂、地震烈度、宏观震中、地表破裂调查点、地形坡度、坡向、顺坡向曲率、高程、水系与公路共12个影响因子作为汶川地震诱发滑坡影响因子,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与确定性系数方法,对这12个影响因子进行敏感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寒武与震旦系是地震滑坡易发地层,侵入岩组、灰岩为主的岩组是地震滑坡发育的高敏感性岩组;(2)地震滑坡受中央断裂影响最大,同时还受控于前山断裂,受后山断裂的影响较小;(3)地震滑坡易发性分别随着地震烈度、与震中的距离、与地表破裂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少;(4)坡度大于40°是地震滑坡的易发坡度,E,ES方向为地震滑坡的易发坡向,高程范围为1000~2000m,尤其是高程1000~1500m范围为地震滑坡易发区;(5)400m水系缓冲区和2000m公路缓冲区范围内滑坡易发性较高。确定研究区内各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最利于滑坡发生的数值区间,为进一步地震滑坡区域评价及预测奠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972 / 29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汶川Ms8.0地震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精细解译 [J].
许冲 ;
戴福初 ;
陈剑 ;
涂新斌 ;
许领 ;
李维朝 ;
田伟 ;
曹琰波 ;
姚鑫 .
遥感学报, 2009, 13 (04) :754-762
[2]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数量与面积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科技导报, 2009, 27 (11) :79-81
[3]   1976年龙陵地震诱发滑坡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J].
陈晓利 ;
冉洪流 ;
祁生文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1) :104-110
[4]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5]   汶川地震重灾区堰塞湖次生灾害危险性遥感评价 [J].
王世新 ;
周艺 ;
魏成阶 ;
邵芸 ;
阎福礼 .
遥感学报, 2008, (06) :900-907
[6]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快速提取及其分布特点分析 [J].
苏凤环 ;
刘洪江 ;
韩用顺 .
遥感学报, 2008, (06) :956-963
[7]   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J].
冉勇康 ;
陈立春 ;
陈桂华 ;
尹金辉 ;
陈杰 ;
宫会玲 ;
史翔 ;
李陈侠 .
地震地质, 2008, (03) :630-643
[8]   对汶川地震宏观震中和极震区的认识 [J].
李志强 ;
袁一凡 ;
李晓丽 ;
何萍 .
地震地质, 2008, (03) :768-777
[9]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10]   汶川八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04) :4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