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GWR模型的中国城市PM2.5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

被引:30
作者
周志凌
程先富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PM2.5;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中国;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1.026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全国297个地级市2018年PM2.5浓度数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PM2.5浓度的作用尺度与影响效果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MGWR模型适用于中国地级市PM2.5浓度影响因素研究.在作用尺度上,人均GDP、技术支持水平作用尺度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居民地比重、人口密度与风速,降水量、第二产业比重、植被覆盖状况、温度与能源消费强度作用尺度最为局限.在影响效果上,相对湿度、人口密度与居民地比重全部为正向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主要为正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70.71%与64.98%;风速、温度既存在正向作用也存在负向作用,空间上呈两极分化,其中正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49.83%与57.91%;降水量、植被覆盖状况主要为负向作用,分别占总样本的91.58%与69.70%;人均GDP、技术支持水平全部为负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中国城市PM2.5浓度的影响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52 / 25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 [31] 2013—2014年北京地区PM2.5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植被覆盖度关系的研究
    王嫣然
    张学霞
    赵静瑶
    姜群鸥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 (01) : 103 - 111
  • [32] 细颗粒物(PM2.5)与植被关系的研究综述
    赵晨曦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8) : 2203 - 2210
  • [33] 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
    杨新兴
    冯丽华
    尉鹏
    [J]. 前沿科学, 2012, 6 (01) : 22 - 31
  • [34]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李双成
    蔡运龙
    [J]. 地理研究, 2005, (01) : 11 - 18
  • [35]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Gaseous Pollutants on PM2.5 and PM10 Mass Concentrations during 2010 in Xi'an, China[J] . Ping Wang,Jun-Ji Cao,Xue-Xi Tie,Ge-Hui Wang,Guo-Hui Li,Ta-Feng Hu,Yao-Ting Wu,Yun-Sheng Xu,Gong-Di Xu,You-Zhi Zhao,Wen-Ci Ding,Hui-Kun Liu,Ru-Jin Huang,Chang-Lin Zhan.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 2015 (5)
  • [36] Humid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M 2.5 pollution in Beijing[J] . Yuan Cheng,Ke-bin He,Zhen-yu Du,Mei Zheng,Feng-kui Duan,Yong-liang Ma.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2015
  • [37] Generalized Inverses, Ridge Regression, Biased Linear Estimation, and Nonlinear Estimation[J] . Technometrics . 19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