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F模型的北京市PM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54
作者
王琴 [1 ]
张大伟 [1 ]
刘保献 [1 ]
陈添 [2 ]
魏强 [1 ]
李金香 [1 ]
梁云平 [1 ]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2]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PM2.5; PMF模型; 源解析;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北京市定陵、车公庄、东四、石景山、通州、房山、亦庄和榆垡等8个站点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12个月次的同步采样观测,并测定了其中元素碳、有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的浓度水平.利用PMF模型对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源、燃煤、地面扬尘、机动车排放、工业源和建筑尘等,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2%、19%、19%、10%、6%和4%.PM2.5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大风天气频繁、地面扬尘源为主要来源,而夏、秋、冬季均以二次源为主,尤其是夏季二次源贡献达56%,冬季燃煤源对PM2.5的贡献显著提升为25%.污染源贡献也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冬春季燃煤源对郊区点的贡献显著高于城区点,而二次污染源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在区域性积累型重污染日,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均占主要地位,对气态前体物NOx、SO2和VOCs等的控制对PM2.5的减少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917 / 29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12~2013年间北京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J]. 杨懂艳,刘保献,张大伟,陈圆圆,周健楠,梁云平.环境科学. 2015(03)
[2]   北京地区冬季典型PM2.5重污染案例分析 [J].
孙峰 ;
张大伟 ;
孙瑞雯 ;
董欣 ;
王欣 ;
王占山 ;
程念亮 .
中国环境监测, 2014, 30 (06) :1-12
[3]   我国PM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 [J].
程念亮 ;
李云婷 ;
孟凡 ;
程兵芬 .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15) :4721-4724
[4]   基于外场观测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J].
郭松 ;
胡敏 ;
尚冬杰 ;
郭庆丰 ;
胡伟伟 .
化学学报, 2014, 72 (02) :145-157
[5]  
中国PM2.5来源解析方法综述[J]. 郑玫,张延君,闫才青,朱先磊,James J.Schauer,张远航.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6]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5/PM10 in Beijing,China[J]. WANG Hailin1,ZHUANG Yahui1,WANG Ying2,SUN Yele2,YUAN Hui2,ZHUANG Guoshun2,HAO Zhengping1,1.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2.Center fo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Study,Department of Chemist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11)
[7]   北京秋冬季空气严重污染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李金香 ;
邱启鸿 ;
辛连忠 ;
孙峰 ;
李令军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89-94
[8]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2006
[9]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sub>2.5</sub> in Beijing: seasonal perspective[J] . R. Zhang,J. Jing,J. Tao,S.-C. Hsu,G. Wang,J. Cao,C. S. L. Lee,L. Zhu,Z. Chen,Y. Zhao,Z. Shen.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3 (14)
[10]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articles at Station Nord, North East Greenland during 2008–2010 using COPREM and PMF analysis[J] . Nguyen Q. T.,Skov H.,S?rensen L. L.,Jensen B. J.,Grube A. G.,Massling A.,Glasius M.,N?jgaard J. K..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 2013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