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安多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张晓冉 [1 ]
史仁灯 [1 ]
黄启帅 [1 ]
刘德亮 [1 ]
次旦索朗 [2 ]
杨经绥 [3 ]
丁林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2] 西藏大学理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压麻粒岩; P-T轨迹; 安多微陆块;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青藏高原安多微陆块中发现了高压基性麻粒岩,其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石英+金红石.该高压麻粒岩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退变质矿物呈后成合晶产状,早期退变质矿物组合是Opx+Pl±Spl,晚期退变质矿物组成是Hbl+Pl.温度与压力计算表明,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温度为860~920℃,压力为14.6~15.6kbar;早期退变质的形成温压为820~890℃和8.8~11.5kbar;晚期退变质条件为550~670℃和5.2~6.5kbar.其退变质作用P-T轨迹为顺时针型近等温降压到降温降压的过程,指示该麻粒岩经历了俯冲至深部地壳层位(50km),之后又快速抬升到浅部地壳(20km)的变质过程.该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可能与安多微陆块和羌塘地体中生代时期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这对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02 / 26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奥里洪地块麻粒相变质作用及构造意义 [J].
李晓春 ;
于津海 ;
桑丽芹 ;
罗莉 ;
朱国荣 .
岩石学报, 2009, 25 (12) :3346-3356
[2]   推荐一个系统的矿物缩写表 [J].
沈其韩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 28 (05) :495-500
[3]   发展板块构造:从洋壳俯冲到大陆碰撞 [J].
郑永飞 ;
叶凯 ;
张立飞 .
科学通报, 2009, 54 (13) :1799-1803
[4]   青藏高原腹地榴辉岩研究进展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张开均 ;
唐显春 .
科学通报 , 2009, (13) :1804-1814
[5]  
High-Pressure Eclogite-Blueschist Metamorphic Belt and Closure of Paleo-Tethys Ocean in Central Qiangtang, Qinghai-Tibet Plateau[J]. 李才,翟庆国,董永胜,刘燊,解超明,吴彦旺.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09(02)
[6]   冈瓦纳大陆北缘早期的洋壳信息──来自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的依据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蒋光武 ;
解超明 ;
吴彦旺 ;
王明 .
地质通报, 2008, (10) :1605-1612
[7]   青藏高原羌塘早古生代蛇绿岩——堆晶辉长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李才 ;
董永胜 ;
翟庆国 ;
王立全 ;
阎全人 ;
吴彦旺 ;
何彤彤 .
岩石学报, 2008, 24 (01) :31-36
[8]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的石榴辉石岩——印度大陆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至80~100km深度的证据 [J].
张泽明 ;
郑来林 ;
王金丽 ;
赵旭东 ;
石超 .
地质通报, 2007, (01) :1-12
[9]   龙木错—双湖—吉塘板块缝合带与青藏高原冈瓦纳北界 [J].
李才 ;
黄小鹏 ;
翟庆国 ;
朱同兴 ;
于远山 ;
王根厚 ;
曾庆高 .
地学前缘, 2006, (04) :136-147
[10]   冈底斯中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球动力学环境:火山岩约束 [J].
朱弟成 ;
潘桂棠 ;
莫宣学 ;
王立全 ;
廖忠礼 ;
赵志丹 ;
董国臣 ;
周长勇 .
岩石学报, 2006, (03) :5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