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的石榴辉石岩——印度大陆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至80~100km深度的证据
被引:55
作者: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郑来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金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旭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石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石榴辉石岩;
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大陆深俯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石榴辉石岩呈透镜状产于麻粒岩相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岩之中。石榴辉石岩主要由富铁铝榴石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含少量的金红石、榍石和石英,不含斜长石和角闪石,是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原岩相当于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体中的辉长岩。在高压岩石快速抬升的过程中叠加了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石榴辉石岩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800~900°C和2.6~2.8GPa,变质时代可能为50Ma。本研究成果,以及超高压变质岩在西喜马拉雅构造结和榴辉岩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存在,表明整个喜马拉雅造山带,从西构造结到东构造结,都经历了古近纪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深度至少达到了80~100km。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J]. 地质学报, 2004, (06) : 744 - 751+882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金振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志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2]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高压麻粒岩特征、形成机制及折返过程[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 22 - 29孙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李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廖光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石文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张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3] 藏东南雅鲁藏布蛇绿混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及形成环境[J]. 地质科学, 2004, (03) : 388 - 40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孙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欧春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董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4]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的解体[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2) : 8 - 15孙志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楼雄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李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廖光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5] 墨脱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J]. 地质通报, 2004, (Z1) : 458 - 462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廖光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董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孙志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楼雄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李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6] 藏东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03, (Z1) : 908 - 911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欧春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小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7]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局及形成过程探讨[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73 - 38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季建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钟大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丁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何顺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北大别木子店石榴辉石岩的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J]. 地球科学, 2000, (03) : 295 - 301张泽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游振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胡开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9]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初步研究[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1) : 28 - 43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潘桂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刘宇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郑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
- [10]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 385 - 39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钟大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