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SMeso模式对2011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区域的预报检验

被引:17
作者
张利红
何光碧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GRAPESMeso模式;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 统计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是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的难点。为了了解新版GRAPESMeso模式在该区域的预报性能,利用统计方法对比了GRAPESMeso模式新版(V3.1模式)与旧版(V2.5模式)在2011年夏季(6-8月)预报结果,还对比了V3.1模式在高、中、低三种地形高度的预报差异,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同化系统升级后,各要素的误差明显减小,初始场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尤其在对流层中高层,各要素的改善幅度依次为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位势高度>温度;(2)对于降水预报,无论是6 h还是24 h累加降水,V3.1模式的TS评分都高于V2.5模式,尤其是大雨和暴雨预报,V3.1模式能明显减小漏报率、提高日平均降水准确率,但对空报率和云南以西的虚假降水改善不明显;(3)V3.1模式预报的位势高度、温度、风场和相对湿度误差垂直分布廓线与V2.5模式的不同,V3.1模式可以改进整层的经向风、纬向风和相对湿度、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500 hPa以下的温度,但位势高度误差增长速度大于V2.5模式,对流层中低层的南风预报偏强,500hPa以上相对湿度误差仍很大;(4)V3.1模式在不同地形高度的预报结果对比发现,除700 hPa的位势高度和温度外,三种地形高度的各要素误差都是在初始时刻差异最小,随着预报时长增长,误差差异不断增大,这表明V3.1模式各要素的误差增长受地形影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GRAPES-MESO模式的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性能分析 [J].
王叶红 ;
赖安伟 ;
林春泽 ;
王明欢 .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689-706
[2]   变分质量控制在区域GRAPES-3DVAR中的应用研究 [J].
郝民 ;
张华 ;
陶士伟 ;
龚建东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122-132
[3]   2009年我国汛期降水形势总结与三个常用模式预报效果检验 [J].
公颖 ;
李俊 ;
鞠晓慧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6) :823-833
[4]   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 [J].
沈沛丰 ;
张耀存 .
高原气象 , 2011, (04) :860-868
[5]   雷达资料同化在甘肃局地暴雨天气个例中的应用 [J].
王遂缠 ;
胡向军 ;
张新荣 ;
程鹏 ;
向军 .
高原气象 , 2011, (03) :711-718
[6]   三个模式对2008年夏半年西南区降水预报效果的检验 [J].
公颖 ;
王叶红 ;
赖安伟 .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1441-1451
[7]   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地域性特点初步分析 [J].
肖玉华 ;
赵静 ;
蒋丽娟 .
暴雨灾害, 2010, 29 (04) :322-327
[8]   GRAPESMesoV3.0模式预报效果检验 [J].
王雨 ;
李莉 .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5) :524-534
[9]   GRAPES模式对2008年两次强降水过程的数值预报检验 [J].
彭新东 ;
常燕 ;
王式功 .
高原气象, 2010, 29 (02) :321-330
[10]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和降水的模拟 [J].
屈鹏 ;
杨梅学 ;
郭东林 ;
陈楚雄 .
高原气象 , 2009, (04) :738-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