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正反交杂合体在不同海拔产生的F群体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石华 [1 ,2 ]
谭学林 [2 ]
谭亚玲 [2 ]
机构
[1]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2]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
关键词
海拔; 籼粳稻细胞质;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1.01.04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云南海拔2650 m高寒稻区种植的地方粳稻老品种小麻谷与具有籼稻细胞质背景的改良品系南34为亲本,基于SSR标记评价了在400、1860和2200 m 3个不同海拔下产生的正反交F2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F2(小麻谷×南34)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在同一海拔下产生的反交F2群体。2个组合在海拔400 m的海拔产生的群体中遗传多样性均最小,并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200 m的海拔产生的群体中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正反交组合F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高于同一组合在不同海拔下产生的F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同一组合在不同海拔产生的F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随产生群体的海拔差异增加而扩大。本研究在DNA水平上证实了细胞质和海拔明显影响水稻杂种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盐胁迫下诱抗剂诱导水稻根系生长的特性研究 [J].
张鑫 ;
方良俊 ;
胡秀荣 ;
杨晓敏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6) :18-20
[2]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木薯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闫庆祥 ;
黄东益 ;
李开绵 ;
叶剑秋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2) :177-180+188
[3]   云南软米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分析 [J].
郭咏梅 ;
陈建华 ;
贺长树 ;
赵春华 ;
陈远伟 ;
李树春 ;
卢义宣 .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06) :1505-1507
[4]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产量优势的影响分析 [J].
杨成明 ;
吴孝波 ;
刘勇强 ;
潘琳 ;
董绍斌 ;
刘育生 .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 (05) :1232-1237
[5]   花生杂交F1代真假杂种SSR标记鉴定体系的建立 [J].
张平湖 ;
刘冠明 .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49-51
[6]   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SSR标记初步研究 [J].
何龙 ;
王伯初 ;
吴红 ;
雷开荣 .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08) :5-8
[7]   中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机理再论 [J].
杨忠义 ;
曹永生 ;
苏艳 ;
刘晓利 ;
李华慧 ;
卢义宣 .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03) :321-326
[8]   西南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李丽华 ;
魏昕 ;
潘光堂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44-50+93
[9]   抗病优质滇型粳稻恢复系南34的选育及应用 [J].
洪汝科 ;
李铮友 ;
王樨 ;
师常俊 ;
黄大军 ;
谭学林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S1) :85-87
[10]   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 [J].
曾亚文 ;
李自超 ;
杨忠义 ;
申时全 ;
张洪亮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1, (01)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