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抗性基因SSR标记初步研究

被引:15
作者
何龙 [1 ]
王伯初 [1 ]
吴红 [2 ]
雷开荣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重庆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抗性基因; SSR标记;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08.08.012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高抗粗缩病玉米自交系齐319和高感粗缩病玉米自交系掖478的189个F2群体单株作为标记群体材料,结合BSA法,用88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引物Bnlg125和Bnlg1064在抗、感DNA池呈多态性,其中Bnlg125在抗、感池之间扩增出1条约410 bp的多态性片段(记Bnlg125-410);通过Mapmaker/Exp(Version3.0)软件分析F2单株,结果Bnlg125-410标记与玉米粗缩病抗性位点连锁,遗传距离为5.8 cM。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J].
路银贵 ;
曹永胜 ;
田兰芝 ;
邸垫平 ;
苗洪芹 .
华北农学报 , 2006, (04) :87-90
[2]   玉米品种抗感玉米粗缩病毒与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J].
梁琼 ;
侯明生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5) :546-549
[3]   玉米抗粗缩病病毒(MRDV)基因的RAPD标记及其辅助选择效果研究 [J].
李常保 ;
宋建成 ;
姜丽君 ;
杨春英 ;
王启柏 ;
王守义 .
作物学报, 2002, (04) :564-568+580
[4]   玉米粗缩病毒及抗病策略 [J].
谭振波 ;
张敬原 ;
刘昕 ;
曹鸣庆 .
植物保护学报, 2002, (01) :88-92
[5]   玉米粗缩病(MRDV)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陈景堂 ;
池书敏 ;
刘志增 ;
王静华 ;
孟义江 ;
宋占权 .
玉米科学, 2000, (03) :76-78
[6]   玉米粗缩病及其研究进展 [J].
李常保 ;
宋建成 ;
姜丽君 .
植物保护, 1999, (05) :37-40
[7]   玉米自交系材料抗粗缩病鉴定筛选初报 [J].
王安乐 ;
陈朝辉 ;
邵新胜 ;
卫国英 .
玉米科学, 1998, (04) :66-67
[8]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粗缩病性鉴定与分析 [J].
刘志增,池书敏,宋占权,陈景堂,孟义江 .
玉米科学, 1996, (04) :68-70
[9]   晋南玉米粗缩病发生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 [J].
郭启唐,李钊敏,董哲生 .
山西农业科学, 1995, (02) :41-44
[10]   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J].
陈巽祯 ;
杨满昌 ;
刘信义 ;
杨本荣 .
华北农学报, 1986, (02)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