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23
作者
路银贵 [1 ]
曹永胜 [2 ]
田兰芝 [1 ]
邸垫平 [1 ]
苗洪芹 [1 ]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1,2,3,4级;明确了0~4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即0,1,2,3,4级病株,产量损失率依次为0,25%,50%,75%和100%。利用该分级标准对10个生产品种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调查,构建了回归方程Y=-0.253+1.02X。利用16个生产品种对方程进行检验,检验准确率为:理论产量损失率与实际产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程,可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简便易行的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J].
苗洪芹 ;
田兰芝 ;
路银贵 ;
邸垫平 ;
陈巽祯 .
植物保护, 2005, (06) :87-89
[2]   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J].
张恒木 ;
雷娟利 ;
陈剑平 ;
吕永平 ;
陈声祥 ;
薛庆中 ;
M.J.Adams .
中国病毒学, 2001, (03) :53-58
[3]   玉米粗缩病及其研究进展 [J].
李常保 ;
宋建成 ;
姜丽君 .
植物保护, 1999, (05) :37-40
[4]   玉米自交系材料抗粗缩病鉴定筛选初报 [J].
王安乐 ;
陈朝辉 ;
邵新胜 ;
卫国英 .
玉米科学, 1998, (04) :66-67
[5]   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的研究 [J].
张会孔 ;
杨振霞 ;
陈振东 ;
刘汉舒 .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 (05) :3-4
[6]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播种期的关系 [J].
刘延年 ;
李相峰 ;
岳越法 ;
侯海明 ;
邓克民 .
山西农业科学, 1998, (01) :42-44
[7]   河北省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与防治 [J].
苗洪芹 ;
陈巽祯 .
植物保护, 1997, (06) :17-18
[8]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抗粗缩病性鉴定与分析 [J].
刘志增,池书敏,宋占权,陈景堂,孟义江 .
玉米科学, 1996, (04) :68-70
[9]   我国玉米病毒病防治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J].
周广和 ;
王锡锋 ;
杜志强 .
植物保护, 1996, (01) :32-34
[10]   晋南玉米粗缩病发生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 [J].
郭启唐,李钊敏,董哲生 .
山西农业科学, 1995, (02)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