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附视频

被引:70
作者
林敏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育种; 转基因育种; 全基因选择育种; 基因编辑; 合成生物技术; 产业化对策;
D O I
10.19586/j.2095-2341.2021.0096
中图分类号
S336 [生物技术育种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伴随千百年来自然物种进化与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农业育种经历了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跨越。生物育种是生物技术育种的简称,属于从转基因育种3.0版跨入智能设计育种4.0版、集各种前沿技术大成的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培育革命性和颠覆性新品种的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技术。回顾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和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基因编辑在农业动物中的应用进展 [J].
马宇浩 ;
高爽 ;
董向会 ;
李瑞 ;
邓学梅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28 (12) :2230-2239
[2]   合成生物学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J].
吴杰 ;
赵乔 .
植物生理学报, 2020, 56 (11) :2308-2316
[3]   农作物基因设计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J].
李新海 ;
谷晓峰 ;
马有志 ;
邱丽娟 ;
黎裕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 (08) :1-4
[4]   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回顾与展望 [J].
张先恩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 49 (12) :1543-1572
[5]  
碱基编辑系统研究进展[J]. 宗媛,高彩霞.遗传. 2019(09)
[6]   生物固氮体系人工设计的研究进展 [J].
燕永亮 ;
王忆平 ;
林敏 .
生物产业技术, 2019, (01) :34-40
[7]   转基因技术的前世今生 [J].
朱祯 ;
刘哲铭 ;
李跃 .
人与生物圈, 2018, (06) :10-16
[8]   转基因争论需要科学探索理性讨论 [J].
林敏 .
人与生物圈, 2018, (06) :72-75
[9]   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J].
朱新广 ;
熊燕 ;
阮梅花 ;
刘晓 ;
徐健 ;
钟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 (11) :1239-1248
[10]   我国动物生物育种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J].
熊明民 ;
杨亚岚 ;
阮进学 ;
王冰源 ;
张艳敏 ;
周荣 ;
李奎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6, 24 (08) :119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