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附视频

被引:10
作者
张生银 [1 ,2 ,3 ]
李双林 [2 ]
董贺平 [2 ]
史基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质;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 南黄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南黄海北部14个站位的1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有机碳、GC-FID和GC-MS-MS测定,探讨沉积物有机质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研究区表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较高,正构烷烃呈双峰分布,具有明显奇偶优势、平均L/H为0.36,说明沉积物中陆源高等植物贡献占优,分析对比表明其沉积物可能主要来自古黄河输入。类异戊二烯烃Pr/Ph均值0.46,表明有机质沉积于强还原环境;Pr/C17和Ph/C18值均小于1,并且随深度有减小的趋势,反映了研究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甾类化合物C29豆甾烷>C(?)胆甾烷>C28麦角甾烷,说明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主要为陆相输入。较高OEP值、高丰度的藿烯和莫烷及甾烷S构型含量均反映了现代沉积物中有机质未熟-低熟特征,但由于原始母质影响和微生物发育,Ts/Tm和C31αβS/(S+R)、C32αβS/(S+R)、C33αβS/(S+R)和C29αββ/(ααα+αββ)值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Occurrence of n -alka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core sediments of the Yellow Sea[J] . Ying Wu,Jing Zhang,Tie-zhu Mi,Bin Li.Marine Chemistry . 2001 (1)
[12]   南沙海洋柱状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 ;
宋之光 ;
罗斌杰 ;
徐雁前 ;
不详 .
海洋通报 , 1996, (04) :42-48
[13]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及地化意义 [J].
段毅 ;
罗斌杰 ;
徐雁前 ;
马兰花 .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258-263
[14]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脂肪酸地球化学研究 [J].
段毅,罗斌杰,钱吉盛,徐雁前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23-31
[15]   南海和冲绳海槽沉积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 [J].
唐运千 ;
郑士龙 ;
龚敏 ;
史继扬 ;
黄孝建 .
热带海洋, 1993, (01)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