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陈再述
机构
[1] 嘉鱼县人民医院内科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药效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比较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嘉鱼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每次10 mg,每日1次,服用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多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血清总胆固醇[(3.1±0.6)mmol/L比(4.2±0.6)mmol/L]、三酰甘油[(1.5±0.4)mmol/L比(1.7±0.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1.7±0.4)mmol/L比(2.5±0.4)m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胆固醇[(2.2±0.6)mmol/L比(1.8±0.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5±0.11)mm比(1.21±0.14)mm]、横切面最大面积[(13.02±2.48)mm比(15.26±2.37)mm]、纵切面最大厚度[(1.92±0.15)mm比(2.03±0.31)mm]、斑块面积[(19.70±8.25)mm2比(22.85±7.32)mm2]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55±0.23)mg/L比(2.21±0.4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联素[(24.38±4.05)μg/L比(21.06±3.8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血清一氧化氮[(22.14±5.36)μmol/L比(18.06±3.22)μmol/L]、血管内皮素1[(18.70±4.25)ng/L比(21.03±3.32)ng/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发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药理作用更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B超与高分辨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 [J].
潘秀珍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04) :820-821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莎仁高娃 ;
谭莉 .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 (01) :25-28
[3]   Rho激酶: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 [J].
孙由静 ;
张闻多 ;
汪芳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01) :84-88
[4]   血管紧张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J].
张锋 ;
任景怡 ;
陈红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 29 (01) :1-6
[5]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 [J].
富萍 ;
裴晓冬 ;
刘永 ;
孙奡燕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 30 (01) :51-56
[6]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干预治疗的研究进展 [J].
祁春梅 ;
姚理娜 ;
李东野 .
医学综述, 2012, (21) :3596-3598
[7]   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王树青 ;
吴钱红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1) :3459-3460
[8]   5-脂氧化酶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J].
衡旭华 ;
杨丽霞 .
医学综述, 2012, 18 (15) :2377-2379
[9]   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J].
陈巧莲 ;
钟根明 .
中国药房, 2011, 22 (28) :2612-2614
[10]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分析 [J].
李艳彬 ;
方勇 ;
杜贤兰 .
医学综述, 2010, 16 (11) :1743-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