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附视频

被引:24
作者
李浚河 [1 ,2 ,3 ]
耿建军 [3 ]
张淅妍 [3 ]
伊群礼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 北京市气象局
[4] 和田地区气象局
关键词
强对流; 三体散射; 中气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 [概况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3年6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站点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通过分析此次过程的大尺度天气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北京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一小时累积雨量等产品、以及海淀风廓线探测数据、5 min加密自动站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本次过程主要是对流层中层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系统斜压性较强,发展较好。(2)源于东部沿海的暖湿空气持续输送,为后续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3)本站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为对流性天气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触发维持条件。(4)怀柔、汤河口降雹之前,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上反映出明显的中气旋特征;反射率因子图存在钩状回波,相应的垂直剖面具有回波悬垂、三体散射等特征。(5)南风分量明显加大,有利于水汽的输送,中尺度切变线的存在有利于气流辐合,强回波稳定少动,产生短时强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2011-06-11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芦阿咪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 38 (04) :84-91
[2]   河南省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J].
王金兰 ;
陈红霞 ;
段中夏 ;
乔雨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14-20
[3]   郑州地区3次冷涡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J].
梁钰 ;
张一平 ;
董俊玲 ;
齐红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1-7
[4]   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J].
李圆圆 ;
支竣 ;
张超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 8 (02) :19-26
[5]   一次高空槽与西南涡耦合影响下的华北暴雨过程分析 [J].
买文明 ;
何丽华 ;
田秀霞 ;
梁如意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 7 (04) :31-37
[6]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7]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J].
谌芸 ;
孙军 ;
徐珺 ;
杨舒楠 ;
宗志平 ;
陈涛 ;
方翀 ;
盛杰 .
气象, 2012, 38 (10) :1255-1266
[8]   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和预警 [J].
俞小鼎 .
气象科技进展, 2011, 1 (03) :31-41
[9]   北京地区一次引发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发展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孙靖 ;
王建捷 .
气象, 2010, 36 (12) :19-27
[10]   一次多种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李向红 ;
唐熠 ;
郑传新 ;
李垂军 .
气象, 2010, 36 (08) :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