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与划分

被引:20
作者
计宏祥
机构
关键词
动物群; 中更新世; 大熊猫; 绝灭种; 动物区系; 大猫熊; 剑齿象; 地理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7.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地理分布,根据已故的著名学者裴文中教授(1957年)的意见,划分为四个区域,除了南、北二大区域之外,东北区是北方区的一个侧枝及过渡区——淮河区。近年来,根据周明镇等(1978年)的工作,认为斐文中所指“巨河狸-四不象鹿动物群”是一个在层位上被搞混乱了的概念。所谓巨河狸(即杨氏河狸)产自中新统,而四不象鹿则为更新世化石。作者认为这一搞混的概念,有其历史原因,但裴文中所述的淮河过渡区是客观存在。随着近年来发现地点日渐增多,证明从中更新世开始,就已经有过渡区的动物群存在。例如安徽和县人动物群,就是中更新世期间的过渡动物群,所以在涉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四不象鹿属地理分布的变迁 [J].
计宏祥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5, (03) :214-222
[2]   铀子系法测定骨化石年龄的可靠性研究及华北地区主要旧石器地点的铀子系年代序列 [J].
陈铁梅 ;
原思训 ;
高世君 .
人类学学报, 1984, (03) :259-269
[3]   南召发现的人类和哺乳类化石 [J].
邱中郎 ;
许春华 ;
张维华 ;
王汝林 ;
王建中 ;
赵成甫 .
人类学学报, 1982, (02) :109-117+209
[4]   我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和演变 [J].
李炎贤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1) :67-76
[5]   陕西蓝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 [J].
计宏祥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0, (03) :220-228
[6]   据花粉分析论许家窑遗址的时代和古环境 [J].
严富华 ;
叶永英 ;
麦学舜 ;
刘粤霞 .
地震地质, 1979, (04) :72-78+102
[7]   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报告 [J].
贾兰坡 ;
卫奇 ;
李超荣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9, (04) :277-293+347
[8]   “蓝田人”年代的古地磁学研究 [J].
马醒华 ;
钱方 ;
李普 ;
鞠石强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8, (04) :238-243
[9]   “下草湾系”·“巨河狸”·“淮河过渡区”——订正一个历史的误解 [J].
周明镇 ;
李传夔 .
地层学杂志, 1978, (02) :122-130+163
[10]   萨拉乌苏组的沉积环境及地层划分问题 [J].
袁宝印 .
地质科学, 1978, (03) :2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