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厄尔尼诺类型期高原地区大气环流的对比分析

被引:5
作者
胡超 [1 ]
张鹏飞 [2 ]
机构
[1] 四川省眉山市气象局
[2]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厄尔尼诺; 中部型; 东部型; 青藏高原; 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增温区域不同的两类El-Nino事件各阶段的特征,及其次年夏季高原地区的风场、温度场以及高原上空的南亚高压的高度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对风场环流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从垂直剖面图来看EP型整体都是东风增强,而CP型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为西风增强,上层为东风增强;200h Pa风场EP型高原上空为异常东风,而CP型为一异常切变线,北边异常东北风,南边异常东南风;500h Pa风场EP型表现为异常东北风,CP型为异常东南风。对温度场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EP型在高原上空对流层中层和高层各有一个负异常中心,而CP型只在中层有一个负异常中心;对南亚高压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EP型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偏东南,而CP型南亚高压中心位置则偏北。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近五年来青藏高原气象研究成果的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J].
张晓春 ;
韩红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 34 (03) :90-96
[2]   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影响亚洲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J].
段安民 ;
肖志祥 ;
吴国雄 ;
王美蓉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94-101
[3]   青藏高原夏季风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及与南亚高压的联系 [J].
郑飒飒 ;
李跃清 ;
齐冬梅 ;
陈永仁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 34 (02) :30-38
[4]   热带太平洋海表面高度特征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分析 [J].
赵加华 ;
刘喜迎 ;
姜皓严 ;
李丽平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2, 35 (02) :33-39
[5]   近30年青藏高原上空大气温度变化特征 [J].
王荣英 ;
周顺武 ;
闫巨盛 ;
王莉萍 ;
王颉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31 (01) :1-5
[6]   青藏高原热力异常对四川省及周边区域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J].
陈贝 ;
吴涧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03) :1-11
[7]   7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空间型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降水的相关研究 [J].
段安民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3, (04) :447-456
[9]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
[10]   两类E1~Nino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J].
唐佑民,刘书华 .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4, (02)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