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夏季风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及与南亚高压的联系

被引:14
作者
郑飒飒 [1 ]
李跃清 [2 ]
齐冬梅 [2 ]
陈永仁 [3 ]
机构
[1] 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3] 四川省气象台
关键词
高原夏季风; 长江中下游; 南亚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1951~2011年NCEP/NCAR第一套逐月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全国160站逐月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得出该指数与长江中下游的夏季降水(温度)存在正(负)相关(均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高原夏季风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1979年是其突变点。高原夏季风与副热带高压以及南亚高压的特征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高原夏季风偏强(弱)时,南亚高压出现青藏高原(伊朗高原)模态,强度减弱(增强)且东伸(西退),副高增强(减弱)且西伸(东退)。南亚高压的各个特征参数都存在共同2~4年周期振荡,且高原夏季风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的经度(纬度)在3~5年(3~4年以及5~6年)上的显著关系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西部雨季特征及高原季风对其影响的研究 [J].
陈少勇 ;
林纾 ;
王劲松 ;
吴洁 .
中国沙漠, 2011, 31 (03) :765-773
[2]   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J].
陈延聪 ;
王盘兴 ;
周国华 ;
李丽平 ;
王蕊 ;
施宁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832-838
[3]   高原夏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 [J].
齐冬梅 ;
李跃清 ;
白莹莹 ;
德庆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4) :1-9
[4]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J].
陈永仁 ;
李跃清 ;
王春国 ;
邓荣耀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39-548
[5]   夏季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特征研究 [J].
谭晶 ;
杨辉 ;
孙淑清 ;
王盘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452-460
[6]   长江流域、华北降水特征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分析 [J].
黄燕燕 ;
钱永甫 .
高原气象, 2004, (01) :68-74
[7]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琼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9-577
[8]   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J].
张琼 ;
钱永甫 ;
张学洪 .
大气科学, 2000, (01) :67-78
[9]   高原季风的年代际振荡及其原因探讨 [J].
汤懋苍 .
气象科学, 1995, (04) :64-68
[10]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 [J].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 1993, (01)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