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被引:10
作者
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榴辉岩透镜体; 超高压变质岩; 变形分解作用; 流变学型式; 大别—苏鲁区; 碧溪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确定超高压变质岩体的大小、分布、构造关系及变质演化 ,是理解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在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 ,榴辉岩及变质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 ,一般成厘米至公里尺度的布丁或透镜体 ,散布于片麻岩及面理化含榴花岗岩内。区域系统性的岩石学及构造学观察 ,尤其是在安徽省碧溪岭区 1∶ 1万比例尺的精细制图中证实 ,榴辉岩及其它超高压变质岩透镜体群的形成 ,主要是多期及递进变形分解作用的结果 ,造成了网络状线形强应变带与透镜状弱应变域流变学组合型式。榴辉岩与围岩片麻岩的过渡关系也证实 ,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体是“原地”形成的。榴辉岩体的形态、大小及空间分布规律特征 ,不支持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属构造混杂岩的推论 ,而是反映了超高压及角闪岩相条件下不均匀韧性流动的应变图像。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大别山碧溪岭深色榴辉岩和片麻状花岗质岩石SHRIMP分析——晋宁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程裕淇
    刘敦一
    I.S.Williams
    简平
    庄育勋
    高天山
    [J]. 地质学报, 2000, (03) : 193 - 205+289
  • [2] 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期后伸展变形及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过程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 9 - 17
  • [3] Fabric and Deformation of Omphacite in Dabie Ultra-high-pressure Ecologites[J]. JIAO Shuqiang, JIN Zhenmin, JIN Shuyan and TAN Zisha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jian 350002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99(04)
  • [4]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
    钟增球
    张宏飞
    索书田
    游振东
    [J]. 地球科学, 1999, (04) : 393 - 399
  • [5] Sequence of Ductile Shear Zones in UHP Metamorphic Province with in Dabie Massif,China
    Suo Shutian Zhong Zengqiu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8, (03) : 3 - 9
  • [6] 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变质温压条件计算及氧同位素研究
    肖益林
    傅斌
    李曙光
    郑永飞
    [J]. 地球学报, 1997, (03) : 95 - 100
  • [7] 超高压—高压剪切带
    索书田
    游振东
    钟增球
    张泽明
    韦必则
    桑隆康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2) : 2 - 7
  • [8]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Ⅰ.Sm-Nd同位素体系[J]. 李曙光,E.Jagoutz,肖益林,葛宁洁,陈移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03)
  • [9] 中国超高压变质岩研究评述
    从柏林
    王清晨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4, (24) : 2214 - 2218
  • [10] 大别山东段高压变质岩中的金刚石
    徐树桐
    苏文
    刘贻灿
    江来利
    季寿元
    A. I. Okay
    A.M.C. Sengor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1, (17) : 1318 -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