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石棉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被引:22
作者
林广春 [1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花岗岩; 康滇裂谷; 新元古代;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还存在很大争议.对扬子西缘康滇裂谷北段石棉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岩石学和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是弱铝质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形成于818±7Ma,是由前存年轻(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岛弧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并混染了少量古老地壳物质.石棉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会聚挤压向陆内伸展的转折时期,其"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了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不代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11 / 6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扬子西缘瓦斯沟花岗岩的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J].
林广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5) :398-404
[2]   扬子地台西缘康定群的再认识:来自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证据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周喜文 ;
任留东 ;
王彦斌 ;
杨铸生 .
地质学报, 2007, (11) :1562-1577
[3]   花岗岩构造环境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三 [J].
张旗 ;
潘国强 ;
李承东 ;
金惟俊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7, (11) :2683-2698
[4]   天宝山组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 [J].
耿元生 ;
杨崇辉 ;
杜利林 ;
王新社 ;
任留东 ;
周喜文 .
地质论评, 2007, (04) :556-563
[5]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6]  
SHRIMP U-Pb zircon age,geochemistry and Nd-Hf isotope of Neoproterozoic mafic dyke swarms in western Sichuan: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J]. LIN GuangChun1,2, LI XianHua1 & LI WuXian1 1 Key Laboratory of Isotope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1)
[7]   苏鲁造山带五莲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成因的Sr-Nd同位素证据 [J].
薛怀民 ;
刘福来 ;
孟繁聪 .
地球科学, 2006, (04) :497-504
[8]   扬子地台西缘新元古代TTG的厘定及其意义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任留东 ;
周喜文 ;
王彦斌 ;
杨铸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4) :273-281
[9]   扬子地台西缘盐边群玄武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锆石U-Pb年龄 [J].
杜利林 ;
耿元生 ;
杨崇辉 ;
王新社 ;
任留东 ;
周喜文 ;
石玉若 ;
杨铸生 .
地质学报, 2005, (06) :805-813
[10]   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研究进展 [J].
朱维光 ;
刘秉光 ;
邓海琳 ;
钟宏 ;
李朝阳 ;
皮道会 ;
李志德 ;
覃喻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3) :25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