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在湖相沉积中的地球化学分异——以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为例

被引:31
作者
张虎才 [1 ,2 ]
张文翔 [1 ,2 ]
常凤琴 [1 ]
杨伦庆 [1 ]
雷国良 [1 ]
杨明生 [3 ]
蒲阳 [1 ]
类延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贝壳堤剖面; 稀土元素; 组分差异;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沉积物中酸溶与残留(或酸不溶)组分稀土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分布模式和(La/Yb)n-REE物源差异的分析,讨论了古湖相沉积中稀土元素的分异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剖面典型湖相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在酸溶与残留组分中总丰度平均分别为20.9和95.4μg·g-1(不包括Y),即酸溶组分中稀土总量仅为残留组分中稀土总量的21.9%,存在明显分异;两种组分的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适度富集缓右倾斜型、Eu呈负异常模式,但不同之处在于残留组分表现为更加富集轻稀土成分;两种组分中不同稀土元素及其相关参数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这些均反映了湖相沉积不同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行为;此外,稀土元素与沉积物细粒组分、Rb/Sr及Mn元素含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酸溶组分与残留组分中稀土元素元素对环境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酸溶组分中稀土元素对湖区古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δCe和(La/Yb)n可以很好的指示湖泊及流域的风化强度、氧化-还原状态和气候变化情况,据此重建了距今43.5~22.4ka高湖面期间古气候与环境演变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1160 / 11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柴达木察尔汗盐湖贝壳堤剖面介形类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J].
张虎才 ;
王强 ;
彭金兰 ;
陈光杰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03-111
[2]   柴达木盆地东部36~18kaB.P.期间的孢粉记录及其气候环境 [J].
万和文 ;
唐领余 ;
张虎才 ;
李春海 ;
庞有智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112-121
[3]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贝壳堤剖面年代学研究 [J].
张虎才 ;
雷国良 ;
常凤琴 ;
樊红芳 ;
杨明生 ;
张文翔 .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511-521
[4]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剖面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J].
雷国良 ;
张虎才 ;
张文翔 ;
常凤琴 ;
樊红芳 ;
杨明生 ;
陈玥 ;
牛洁 .
沉积学报, 2007, (02) :274-282
[5]   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相态的连续提取分析——以岱海为例 [J].
金章东 ;
邹成娟 ;
李福春 ;
王苏民 ;
沈吉 ;
梁文波 .
湖泊科学, 2005, (01) :47-53
[6]   柴达木盆地东部表土花粉分析 [J].
陈辉 ;
吕新苗 ;
李双成 .
地理研究, 2004, (02) :201-210
[7]   HAc溶解碳酸盐岩测定Sr/Sr值实验方法研究 [J].
张志军 ;
尹观 ;
周蓉生 .
分析测试学报, 2004, (02) :98-100
[8]   青海湖QH1孔晚全新世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气候环境关系探讨 [J].
史基安 ;
郭雪莲 ;
王琪 ;
严宁珍 ;
王疆霞 .
湖泊科学, 2003, (01) :28-34
[9]   渭南黄土剖面中的稀土元素 [J].
刁桂仪 ;
文启忠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4) :57-61
[10]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稀土元素及黄土沉积模式 [J].
张虎才 .
兰州大学学报, 1998, (04) :1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