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对比

被引:14
作者
景秀春 [1 ]
邓胜徽 [2 ]
赵宗举 [2 ]
卢远征 [2 ]
张师本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寒武-奥陶系界线; 碳同位素; 牙形石;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生物地层控制下,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乌什鹰山剖面和柯坪水泥厂剖面的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地层进行了连续的、密集的同位素采样.样品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这两条剖面寒武-奥陶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组成以负δ13C值为主.其中,乌什鹰山剖面碳同位素的演化趋势表现为交替出现的4次负漂移和4次正漂移,柯坪水泥厂剖面表现为交替出现的5次负漂移和5次正漂移.在生物地层框架下,可以将这两条剖面的碳同位素演化趋势与国际上重要的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1)中国大阳岔剖面、(2)加拿大Green Point剖面、(3)澳大利亚Black mountain剖面以及(4)美国Lawson Cove剖面进行良好的比对.基于碳同位素演化趋势的对比结果,确定了乌什鹰山剖面和柯坪水泥厂剖面的寒武-奥陶系界线,对界线附近的地层进行了细分和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1284 / 12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牙形石带及沉积层序 [J].
赵宗举 ;
赵治信 ;
黄智斌 .
地层学杂志, 2006, (03) :193-203
[2]   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的演化特征 [J].
左景勋 ;
童金南 ;
邱海鸥 ;
赵来时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2) :109-122
[3]   中国特马豆克阶笔石地层述评 [J].
张元动 ;
王志浩 ;
冯洪真 ;
骆天天 ;
B.-D.Erdtmann .
地层学杂志, 2005, (03) :215-235
[4]   山东省青州地区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的新进展 [J].
武桂春 ;
姚建新 ;
纪占胜 ;
刘书才 .
古生物学报, 2005, (01) :106-116
[5]   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he Middle Cambrian through Lowermost Ordovician in Hunan, South China [J].
John E.REPETSKI ;
Stig M.BERGSTROM .
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 2004, (06) :1185-1206
[6]   渤海湾地区下古生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王大锐 ;
冯晓杰 .
地质学报, 2002, (03) :400-408
[7]   塔里木盆地-C-O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J].
彭苏萍 ;
何宏 ;
邵龙义 ;
时宗波 ;
高云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6-30
[8]   华北与扬子地台晚寒武世末期至早奥陶世早期层序地层对比及海平面升降事件 [J].
张俊明 ;
王海峰 ;
李国祥 .
地层学杂志, 2000, (S1) :359-369
[9]   吉林大阳岔上寒武统凤山组—下奥陶统冶里组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研究 [J].
张俊明 ;
王海峰 ;
李国祥 .
地层学杂志, 1999, (02) :3-10+28
[10]   中国东部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地层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J].
沈渭洲 ;
方一亭 ;
倪琦生 ;
刘燕 ;
林雨萍 .
沉积学报, 1997, (04)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