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大陆岩石圈重熔: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成因

被引:78
作者
赵子福
郑永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陆深俯冲; 岩石圈熔融; 碰撞后岩浆岩; 中生代构造; 超高压变质岩; 大别-苏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别-苏鲁造山带是华南-华北陆块在三叠纪经过大陆碰撞形成的,其中含有大量中生代岩浆岩,形成时代上主要属于晚三叠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晚三叠世碱性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仅出露在苏鲁造山带东部,而早白垩世岩浆岩则遍布整个大别-苏鲁造山带(包括大面积的花岗岩、零星的中基性侵入岩和火山岩).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它们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初始Sr同位素比值、低的εNd(t)值和低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花岗岩锆石中含有新元古代和三叠纪U-Pb年龄的继承核,大多数早白垩世基性岩中锆石具有比正常地幔锆石低的氧同位素比值,全岩具有比正常地幔低的碳同位素比值.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和基性岩分别与经过超高压变质的花岗片麻岩和榴辉岩具有相似性.尤其是若干鉴定性特征的地球化学指标证明,它们都是华南岩石圈北缘的组成部分.由于中生代大陆深俯冲,这些具有类似地球化学性质的岩石分别在不同时间和层位发生超高压变质和碰撞后深熔作用.因此,这些中生代岩浆岩的形成与华南陆块俯冲/折返之后的碰撞后造山带构造跨塌有关,是俯冲大陆岩石圈在碰撞造山带加厚背景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888 / 909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01 条
[1]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苏鲁造山带为例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8, (18) :2129-2152
[2]   北大别早白垩纪花岗岩类的Sm-Nd和锆石Hf同位素及其构造意义 [J].
续海金 ;
叶凯 ;
马昌前 .
岩石学报, 2008, 24 (01) :87-103
[3]   胶东半岛中生代侵入岩浆活动序列及其构造制约附视频 [J].
张田 ;
张岳桥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2) :323-336
[4]   北淮阳古碑花岗闪长岩侵位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大别山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启示 [J].
赵新福 ;
李建威 ;
马昌前 ;
郎银生 .
岩石学报, 2007, (06) :1392-1402
[5]   鲁东昆嵛山地区宫家辉长闪长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与Hf同位素制约 [J].
胡芳芳 ;
范宏瑞 ;
杨进辉 ;
翟明国 ;
谢烈文 ;
杨岳衡 ;
柳小明 .
岩石学报, 2007, (02) :369-380
[6]   华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J].
郑永飞 ;
张少兵 .
科学通报, 2007, (01) :1-10
[7]   南苏鲁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及源区 [J].
孟繁聪 ;
史仁灯 ;
李天福 ;
刘福来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2006, (12) :1871-1880
[8]   苏鲁造山带晚中生代地幔的富集特征——来自辉长岩的地球化学证据 [J].
孟繁聪 ;
薛怀民 ;
李天福 ;
杨怀仁 ;
刘福来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83-1592
[9]   苏鲁超高压带北部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与同碰撞—碰撞后构造过程:锆石 U-Pb 年代学 [J].
郭敬辉 ;
陈福坤 ;
张晓曼 ;
Siebel W ;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2005, (04) :1281-1301
[10]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徐小军 ;
赵子福 ;
郑永飞 ;
魏春生 .
岩石学报, 2005, (03) :60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