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瘤背石磺产卵前后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被引:25
作者:
吴旭干
[1
]
成永旭
[1
]
唐伯平
[2
]
周波
[1
]
胡冰
[1
]
于智勇
[1
]
杨筱珍
[1
]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瘤背石磺;
产卵;
两性腺;
卵蛋白腺;
脂类;
脂肪酸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本研究测定了瘤背石磺产卵前后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卵蛋白腺、雄性附性腺和黏液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产卵后的肝胰腺指数(HSI)、两性腺指数(DGSI)和卵蛋白腺指数(EAGI)都显著下降(P<0.05),其水分含量显著上升,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2)瘤背石磺各种组织总脂主要有磷脂(PL)、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酰(TG),仅在肝胰腺中检测出少量甘油一酰(MG),产卵后肝胰腺中的FFA含量和两性腺中的PL含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了41.36%和80.53%,其它组织中的脂类成分变化幅度不大;(3)产卵后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C16:1n7、C20:5n3(EPA)和C22:6n3(DHA)显著下降,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上升。产卵后两性腺中的C20:2n6、C22:2n6和C22:5n3(DPA)显著下降,而C20:4n6(AA)含量显著上升。产卵后雄性附性腺和黏液腺中的AA和EPA含量均有所下降,而C16:0和C18:1n9却有所上升。结果表明:卵蛋白腺和黏液腺对于瘤背石磺产卵和胚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PL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瘤背石磺的两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肝胰腺中的脂肪可能是瘤背石磺产卵过程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性腺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的PUFA可能被转运到两性腺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089 / 1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