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落带湿地土壤苍耳种子库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忠礼 [1 ,2 ]
袁兴中 [1 ,2 ]
刘红 [1 ,2 ]
李波 [1 ,2 ]
徐静波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苍耳; 消落带;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解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苍耳种子库,于2010年4月对澎溪河消落带湿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0~5 cm)种子密度、萌发率及萌发数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2)种子密度介于490.33~1 191.83颗/m2之间,萌发率从0.20%到18.45%,萌发数量为1~214颗/m2.(3)多重比较检验显示,无论植物群落类型还是水位梯度上种子密度、萌发率和萌发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4)相关分析表明,萌发率、萌发数量与群落类型显著相关(p<0.05),种子密度与植物群落类型极相关(p<0.01);萌发数量与水位梯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但萌发率、种子密度与其不相关(p>0.05).三峡水库水位周期性变动下,苍耳种子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改变,种子在消落带范围内的分布趋于均质,同时由于微生境的异质性而产生一些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研究 [J].
李兴隆 ;
王道杰 ;
林勇明 ;
郑文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03) :94-98
[2]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水位后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孙荣 ;
袁兴中 ;
丁佳佳 .
湿地科学, 2010, 8 (01) :1-7
[3]  
三峡库区消落带回水区水淹初期土壤种子库特征.[J].王晓荣;程瑞梅;封晓辉;郭泉水;肖文发;.应用生态学报.2009, 12
[4]   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J].
王强 ;
袁兴中 ;
刘红 ;
王建修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1) :2183-2188
[5]   三峡水库蓄水后澎溪河消落带植物群落格局及多样性 [J].
王强 ;
刘红 ;
袁兴中 ;
孙荣 ;
王建修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6 (04) :48-54
[6]   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植被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J].
尚占环 ;
徐鹏彬 ;
任国华 ;
龙瑞军 .
草业学报, 2009, 18 (02) :175-183
[7]   近30年来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洪远 ;
莫训强 ;
郝翠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2) :731-737
[8]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群落演替系列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J].
邢福 ;
王莹 ;
许坤 ;
于丽丽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08, (03) :351-358
[9]   土壤种子库在长江中下游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J].
刘贵华 ;
肖蒇 ;
陈漱飞 ;
张全发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6) :741-747
[10]   淡水湿地种子库的小尺度空间格局 [J].
刘贵华 ;
刘幼平 ;
李伟 .
生态学报, 2006, (08) :2739-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