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区域性灰霾天气下大气污染分析初探

被引:17
作者
黄伟
翟崇治
余家燕
鲍雷
唐晓
机构
[1]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灰霾; 大气能见度; 相对湿度; 颗粒物; 黑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针对2010年1-10月间重庆地区区域性灰霾整体概况初步讨论,结果表明灰霾日占观测总天数的23.03%,且多集中在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差的第一三季度.通过对灰霾与非灰霾日典型天气渐变条件下特征因子的讨论,得到颗粒物(尤其是细粒子)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显著,而黑碳对细粒子贡献显著,导致灰霾发生率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庆主城区人工增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J].
陈小敏 ;
李轲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06) :152-156
[2]   重庆市主城降尘监测研究 [J].
张灿 ;
周志恩 ;
张丹 ;
郑建军 ;
孟小星 ;
张关丽 .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0, 32 (05) :18-21
[3]   重庆市南岸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J].
李杰 ;
范毅 ;
曾雪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04) :184-189
[4]   珠江三角洲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下的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J].
刘俊 ;
袁鸾 ;
刘衍君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4) :78-82
[5]   灰霾天气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判据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J].
刘伟 ;
韩毓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3) :86-89
[6]   广州城区冬季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初探 [J].
陶俊 ;
朱李华 ;
韩静磊 ;
张涛 ;
陈来国 ;
许振成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2) :53-56
[7]   2007年春季广州城区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的初步研究 [J].
陶俊 ;
朱李华 ;
韩静磊 ;
谢文彰 ;
何建辉 ;
李顺诚 ;
许振成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 (05) :658-662
[8]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刘爱君 ;
杜尧东 ;
王惠英 .
气象, 2004, (12) :68-71
[9]   重庆市地区道路PM10/PM2.5浓度分布特征研究 [J].
潘纯珍 ;
陈刚才 ;
杨清玲 ;
王定勇 ;
赵琦 ;
周贤杰 ;
张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76-579
[10]  
大气科学辞典.[M].《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编;顾钧禧主编;.气象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