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资料定量重建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

被引:15
作者
穆会双 [1 ,2 ]
许清海 [1 ,2 ]
张生瑞 [1 ,2 ]
浑凌云 [3 ]
李曼玥 [1 ,2 ]
胡亚楠 [1 ,2 ]
李阳 [1 ,2 ]
谢飞 [4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3] 河北工程大学
[4]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在中国旧石器文化及古人类演化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古人类及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地层年代方面,对古人类生存时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较少,更未见定量研究。本文利用最终筛选后的420个表土和83个地层样品的孢粉数据,采用MAT(modern analogue technique)方法 定量重建了泥河湾盆地侯家窑遗址220~85ka B.P.的年均温和年均降水序列。依据孢粉定量重建的气候变化序列与大西洋-太平洋深海氧同位素和南极冰芯记录的MIS 5、MIS 6和MIS 7阶段有较好对应。冰期时,泥河湾盆地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年均降水量比现在多200~400mm;间冰期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约1℃,或与现在相近,年均降水量也与现在相近。冰期时,泥河湾盆地的古气候相对稳定,间冰期时波动频繁。侯家窑古人类生活在大理冰期(MIS 6阶段),气候寒冷湿润,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侯家窑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侯家窑人已学会适应和抵御严寒的气候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98 / 71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侯家窑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及文化遗物不是产自泥河湾层.[N]..中国文物报.2008,
[2]  
泥河湾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环境保护.[M].牛平山等; 著.地震出版社.2007,
[3]  
冀西北间山盆地和太行山冀西山地晚更新世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D].浑凌云.河北师范大学.2012, 03
[4]   基于孢粉组合定量重建古气候的方法在中国的运用及思考 [J].
秦锋 ;
赵艳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6) :1054-1068
[5]   中国及其邻区现代孢粉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定量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J].
郑卓 ;
黄康有 ;
魏金辉 ;
乐远福 ;
万秋池 ;
许清海 ;
吕厚远 ;
罗运利 ;
罗传秀 ;
郑艳伟 ;
李春海 ;
杨士雄 ;
李杰 ;
潘安定 ;
邓韫 ;
魏海成 ;
CBeaudouin ;
PTarasov ;
TNakagawa ;
RCheddadi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6) :1037-1053
[6]  
Climat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ollen Analysis in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from 51.9 to 30.6 kaBP.[J].LI Suping;David K.FERGUSON;WANG Yong;LI Jinfeng;YAO Jianxin;.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3, 05
[7]   古植被定量重建与R值模型的发展——R值和ERV模型在兴隆山地区的应用 [J].
伍婧 ;
马玉贞 ;
桑艳礼 ;
蒙红卫 ;
胡彩莉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3) :554-564
[8]   泥河湾陆相沉积物光释光年代学研究及其对古湖泊演化的指示意义 [J].
年小美 ;
周力平 ;
袁宝印 .
第四纪研究, 2013, 33 (03) :403-414
[9]   泥河湾盆地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与石器技术演化 [J].
刘扬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2) :188-198
[10]   河北唐山地区第四纪近20万年来的古气候定量重建 [J].
李玉嵩 ;
陈建强 ;
赵硕 ;
王海英 ;
李欣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31 (04) :16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