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亲子分离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攻击性影响

被引:25
作者
李艳兰
机构
[1] 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自杀意念; 攻击性; 亲子分离; 大学生;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5.04.025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亲子分离经历对个体成年后自杀意念、攻击性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杀意念自评量表、攻击性问卷对江西省2所高校4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亲子分离经历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无分离经历大学生(χ2=4.052,P=0.044),且在绝望(3.84±2.72)、乐观(0.96±0.99)、睡眠(1.74±1.26)、自杀意念(6.54±3.90)、愤怒(2.76±0.75)、敌意(2.70±0.62)、攻击总分(2.63±0.49)上得分显著高于无分离经历大学生(2.87±2.35,0.75±1.02,1.49±1.21,5.12±3.51,2.47±0.71,2.60±0.63,2.51±0.49,P<0.05)。开始分离年龄越小、分离时间越长、父母与孩子的联系频率越少、由祖辈或其他人监护,成年后其自杀意念、攻击性水平越高。结论:儿童期亲子分离经历对个体影响具有持续性,会影响到其成年后的自杀意念、攻击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父母情感温暖的作用 [J].
周春燕 ;
黄海 ;
刘陈陵 ;
吴和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5) :893-896
[2]   贵州省≤14岁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与父母外出打工类型关系 [J].
邓朝霞 ;
李光友 .
中国公共卫生, 2014, 30 (09) :1154-1156
[3]   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J].
李亚敏 ;
雷先阳 ;
张丹 ;
刘莉 ;
唐四元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4) :638-640+667
[4]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 [J].
杨雪岭 ;
冯现刚 ;
崔梓天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 (03) :227-233
[5]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的比较 [J].
郑东旭 ;
李晓驷 ;
耿峰 ;
季益富 ;
夏海涛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 23 (03) :196-197
[6]   亲子分离经历医学生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现状 [J].
祝亚丽 ;
张宁 .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02) :244-245
[7]   防御方式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J].
李艳兰 .
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10) :1888-1892
[8]   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 [J].
凌辉 ;
张建人 ;
易艳 ;
周立健 ;
洪婉妍 ;
文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5) :674-678
[9]   超生寄养儿童人格特征研究 [J].
金英 .
宿州学院学报, 2010, 25 (12) :39-42
[10]   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原生家庭特质焦虑及心理健康的关系 [J].
郭梅英 ;
魏广东 ;
张玉英 .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03) :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