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初婚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基于CGSS2010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爽 [1 ,2 ]
高华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初婚风险; 影响因素; 出生队列; 社会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初婚是婚姻历程的起点,是大部分社会成员必然经历的重要人生事件之一。个体初婚事件的发生不仅由其个体条件所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庭特征、社会变迁的影响。本研究将影响因素分成三个层面:个体层面(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层面(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层面(区域、城乡、迁移)。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使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我国人口初婚风险的因素及影响因素的时代变迁。Kaplan-Meier方法显示,不同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群体,其初婚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过程性特征,并且对数秩检验表明各个层面的因素对初婚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出生队列的COX风险模型表明,个体层面中教育对初婚的推迟效应彰显;家庭层面中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初婚的影响逐渐突出,父亲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力度变弱;社会层面中,区域间的差异对初婚的影响增加,农村和城市婚恋观相近,户口作用不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46 +4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J].
王鹏 ;
吴愈晓 .
社会, 2013, 33 (03) :89-110
[2]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演变与养老方案选择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丁仁船 ;
张航空 .
南方人口, 2013, 28 (02) :65-71
[3]   初婚夫妇年龄差的特点、变动趋势及分析——以北京为例 [J].
高颖 .
人口学刊, 2012, (01) :12-23
[4]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农村成年男性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利鸽 ;
靳小怡 .
人口学刊, 2011, (02) :21-30
[5]   论青年女性流动人口初育间隔与人口控制——来自厦门流动人口家庭问卷调查的启示 [J].
陈颐 ;
叶文振 .
南方人口, 2009, 24 (04) :45-51
[6]   城市两性初婚年龄模式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度数据 [J].
刘娟 ;
赵国昌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4) :13-21
[7]   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 [J].
靳小怡 ;
任锋 ;
任义科 ;
悦中山 .
人口学刊, 2009, (04) :23-33
[8]   影响我国女性初婚年龄变动的因素 [J].
赵智伟 .
人口与经济, 2008, (S1) :32-34
[9]   深圳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傅崇辉 ;
向炜 .
南方人口, 2005, (03) :1-9
[10]   北京市夫妇年龄差分析 [J].
李志宏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 (05)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