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兴起的社会学分析——兼论穷游者与背包客的异同

被引:23
作者
解佳 [1 ,2 ]
朱璇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3]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穷游; 背包客; 自我认同; 生活史; 生活政治;
D O 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1.016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30301 ; 1204 ;
摘要
"穷游"是中国旅游者创造的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本土概念。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助旅行形式,穷游受到了青年人的热捧和媒体的关注。通过对穷游者和背包客进行生活史访谈以及对两者进行比较,文章探索了穷游者独特的自我认同和穷游兴起背后的社会原因。研究发现,穷游者多为中低收入阶层的青年,较长的旅行时间进一步加剧了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矛盾,因此尽量节约成本成为穷游者最好的选择。穷游者甚少在意旅行的休闲功能,而往往借助旅行反思自我,反思人生选择,他们的旅行可被视为吉登斯所言之"生活政治"的实践。文章指出,由中下收入阶层青年主导的穷游热既反映了社会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也反映了部分青年的生活危机和精神困惑。穷游的兴起也为在中国的语境下重思旅游的本质和移动的权利问题提供了生动案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游离于城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选择的个案研究——以小链岛海洋渔民为例 [J].
唐国建 ;
赵缇 .
中国青年研究, 2017, (11) :68-75
[2]   大学生穷游行为偏好及特征研究 [J].
唐颖 ;
张镒 ;
柯彬彬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8 (03) :163-169
[3]   定性研究的结论外推逻辑和抽样技巧 [J].
王晓晖 ;
风笑天 .
贵州社会科学, 2017, (03) :87-92
[4]   基于扎根理论的游客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J].
姚丽芬 ;
龙如银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3 (01) :17-25
[6]  
成长:旅行故事的批判性思维解读[J]. 苗学玲.旅游学刊. 2016(11)
[7]   穷游动机实证研究 [J].
张镒 ;
柯彬彬 .
旅游研究, 2015, 7 (04) :30-36
[8]   穷游热的成因:一个质性研究 [J].
李国征 .
旅游研究, 2015, 7 (04) :24-29
[9]   抵抗、亚文化、表演:青年“穷游”现象的文化解读 [J].
姜兰花 .
北京青年研究, 2015, 24 (03) :26-32
[10]   以先锋的姿态怀旧:中国互联网文化生产者的身份认同研究 [J].
常江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05) :10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