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锋的姿态怀旧:中国互联网文化生产者的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14
作者
常江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关键词
网络文化; 身份认同; 文化生产; 虚拟社群; 深度访谈;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5.05.00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天涯网、优酷网原创频道和豆瓣网的45位资深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尝试对中国当下的互联网文化生产者的身份认同机制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互联网文化生产者具有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生产者十分相似的集体身份认同,然而这种身份的形成却是基于共同的文化旨趣而非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其文化生产行为在方式和文本特征上也有内在分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尽管中国互联网生产者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的保守性,但其仍可对受控于"国家-市场"二元结构的当代文化的革新提供更多空间与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2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网络文本的“生产者式”解读——基于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视角 [J].
李岩 ;
纪盈如 .
当代传播, 2013, (05) :22-25
[4]   “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 [J].
常江 ;
文家宝 .
新闻界, 2013, (09) :40-46
[6]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 [J].
孙秋云 ;
王戈 .
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1) :119-121
[7]   新媒体时代透视青少年“屌丝”文化现象 [J].
王玉香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9) :85-88
[8]   从小众欣赏到大众狂欢——解读Web2.0时代的微博文化 [J].
李美敏 .
新闻爱好者, 2012, (02) :27-28
[9]   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的传播学分析 [J].
施宇 .
新闻爱好者, 2011, (24) :14-15
[10]   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 [J].
许正林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 (05) :48-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