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司法检视——以“宜兴胚胎案”为例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婷婷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科技进步; 道德市场; 法律进化; 司法裁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疑难案件中,法律与道德的巨大冲突很容易掩盖科技的"除魅"特性。科技不仅革新了法律纠纷的产生和鉴定方式,还重塑了传统道德的取舍范围。而道德则依赖人生与社会认同的优势,又为科技发展和制定法设定了伦理准则。"宜兴胚胎案"的两种裁判就证明,在制定法缺失的情况下,科技与道德将以隐性和显性的方式分别作用于法律解释,并在相互制约中影响司法裁判。然而,受国家法治意愿的影响,法官只是有选择性地接受科技与道德的引导,并最终将裁判结果限缩于法律框架之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一份标志人伦与情理胜诉的民事判决——人的体外胚胎权属争议案二审判决释评 [J].
杨立新 .
法律适用, 2014, (11) :48-55
[3]   人体冷冻胚胎监管、处置权归属的认识 [J].
张圣斌 ;
范莉 ;
庄绪龙 .
法律适用, 2014, (11) :41-47
[4]   科技进步与中国刑法的近现代变革 [J].
桑本谦 .
政法论坛, 2014, 32 (05) :39-51
[5]   人的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其继承问题 [J].
杨立新 .
人民司法, 2014, (13) :25-30
[6]   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 [J].
陈景辉 .
中国法学, 2013, (03) :46-61
[7]   司法的道德性与法律方法 [J].
秦策 ;
夏锦文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40-57
[8]   法律的道德批判与法的价值理念的发展 [J].
潘丽萍 .
东南学术, 2010, (01) :107-113
[9]   “设计婴儿”的法律思考 [J].
田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2) :57-61
[10]   疑案判决的经济学原则分析 [J].
桑本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108-12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