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俞邱豪 [1 ,2 ]
张九凯 [1 ]
叶兴乾 [2 ]
陈颖 [1 ]
机构
[1]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2]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馥莉食品研究院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掺假; 真实属性; 产地溯源; 品质鉴定; 食品;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7.3 [食品分析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上的食品掺假造假现象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主要的食品掺假手段包括假冒物种及品种、冒充或虚标原产地、原料品质以次充好、掺入杂劣质及违禁原料等。因此亟须建立切实有效的食品真实属性鉴别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将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应用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对食品中尽可能多的代谢产物从整体角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食品真实属性鉴别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该文综述了基于代谢组学的食品物种及品种鉴别、产地溯源、品质分级和掺假掺杂识别等真实属性鉴别研究,为进一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色谱技术、光谱分析法和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J].
郭培源 ;
刘硕 ;
杨昆程 ;
赵俊华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 6 (08) :3217-3223
[2]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中代谢物的结构鉴定进展[J]. 孔宏伟,戴伟东,许国旺.色谱. 2014(10)
[3]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J].
刘思洁 ;
吴永宁 ;
方赤光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5 (04) :1081-1086
[4]   茶叶产地溯源与鉴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J].
袁玉伟 ;
胡桂仙 ;
邵圣枝 ;
张永志 ;
张玉 ;
朱加虹 ;
杨桂玲 ;
张志恒 .
核农学报, 2013, 27 (04) :452-457
[5]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食品鉴别中的应用 [J].
陈利利 ;
李云志 ;
李丽 .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2) :585-589
[6]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方法——主成分分析 [J].
阿基业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 15 (05) :481-489
[7]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J].
许国旺 ;
杨军 .
色谱, 2003, (04) :316-320
[8]  
1 H NMR 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the blue crab ( Callinectes sapidus ) from the Adriatic Sea (SE Italy): A comparison with warty crab ( Eriphia verrucosa ), and edible crab ( Cancer pagurus )[J] . Maurizio Zotti,Sandra Angelica De Pascali,Laura Del Coco,Danilo Migoni,Leonardo Carrozzo,Giorgio Mancinelli,Francesco Paolo Fanizzi.Food Chemistry . 2016
[9]  
NMR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and chemometrics driven authentication of Greek grape marc spirits[J] . Charalambos Fotakis,Maria Zervou.Food Chemistry . 2016
[10]  
Advances in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based on metabolomics studies for food – a review[J] . Josep Rubert,Milena Zachariasova,Jana Hajslova.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Part A . 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