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杨福义 [1 ]
梁宁建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内隐自尊; 外显自尊; 早期经验;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8.03.050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以内隐联想测验(IAT)为内隐自尊测量工具,以17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来自家庭方面的早期经验对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婚姻状况与青少年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相关,来自离异家庭的个体内隐自尊显著低于来自完整家庭的个体;(2)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没有影响,个体可能通过形成积极的外显自我评价对父母离异带来的负性经验进行补偿;(3)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的偏爱对个体的内隐自尊有提升和促进作用,提示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青少年内隐自尊的发展;(4)父母的拒绝与否认、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与严厉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相关显著,提示消极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一致性的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学生自尊水平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J].
王金霞 ;
王吉春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0) :25-25
[2]   问题学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J].
杨福义 ;
梁宁建 .
心理科学, 2005, (02) :332-336
[3]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 [J].
王欣 ;
阮新 ;
阮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3) :309-310
[4]   问题学生的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杨福义 ;
张福娟 ;
江琴娣 .
心理科学, 2004, (03) :615-619
[5]   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J].
蔡华俭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5) :331-336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J].
魏运华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03) :7-11
[7]   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J].
张文新 ;
林崇德 .
心理科学, 1998, (06) :489-493+574
[8]  
The Interactive Roles Of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Research and Theory[J] . Michael H. Kernis,Stefanie B. Waschull.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