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湖泊效应”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建清 [1 ,2 ]
陈佩 [1 ,3 ]
王嵩 [2 ,3 ]
范斐 [2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3] 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湖泊效应”; 空间分异;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制定政策,引导长江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全局性意义。本文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与长江水系的地理特征相结合,考察长江水系地理特征对于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以2003—2015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实力测算。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地理分布特征对长江进行缓冲分析,测算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密度曲线及趋势线,并基于Bass模型,考察长江干流是否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具有"湖泊效应",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是否具有圈层结构。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上、中、下游发展水平呈逆向阶梯状;(2)长江干流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状态、生态环境及综合实力各方面均存在非常明显的"湖泊效应";(3)根据"湖泊效应"的强弱,可以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环江区、离江区、远江区等三层圈层结构,其发展水平递减,离江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DPSIR-DEA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效率测度及分析 [J].
张建清 ;
张岚 ;
王嵩 ;
范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1) :1-9
[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格局及优化路径 [J].
杨晴青 ;
朱媛媛 ;
陈佳 ;
高岩辉 ;
李伯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8) :142-150
[3]   长江经济带PM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杨冕 ;
王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01) :91-100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研究 [J].
马静 ;
李小帆 ;
张红 .
经济地理, 2016, 36 (07) :53-61
[5]   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绿色效率研究 [J].
卢丽文 ;
宋德勇 ;
李小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6) :35-42
[6]   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差异研究 [J].
刘欢 ;
邓宏兵 ;
李小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5) :160-166
[7]   长江生态航道发展探析 [J].
刘均卫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S1) (S1) :9-14
[8]   中国各省份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J].
谢守红 ;
蔡海亚 ;
娄田田 .
城市问题, 2015, (08) :16-21
[9]   基于环境压力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J].
汪克亮 ;
孟祥瑞 ;
杨宝臣 ;
程云鹤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491-1501
[10]   长江经济带地区发展差距与协调发展策略 [J].
王晓芳 ;
姜玉培 ;
卓蓉蓉 ;
曹传新 ;
郑文升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6) :65-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