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效应研究

被引:20
作者
李乃文
李方正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 效应体系; 影响评价; 提升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16 [科学工作者];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建设是实现我国企业突破、产业转型并实现自主与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体系,将集聚效应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两类,继而总结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从人才流动机制、人才配置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四个角度建立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提升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宋美丽 ;
孙健 .
经济纵横, 2010, (02) :119-122
[2]   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提升产业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 [J].
王飞鹏 .
企业活力, 2009, (01) :60-61
[3]   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张同全 .
现代管理科学, 2008, (08) :83-84+104
[4]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 [J].
牛冲槐 ;
接民 ;
张敏 ;
段治平 ;
李刚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118-123
[5]   人才聚集效应系统研究 [J].
牛冲槐 ;
樊燕萍 ;
张敏 .
系统科学学报 , 2006, (02) :99-103
[6]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与集聚战略 [J].
张体勤 ;
刘军 ;
杨明海 .
理论学刊, 2005, (06) :70-72
[7]   人才效应与企业快速发展的关系 [J].
贾玉宝 ;
孙世孝 .
中国氯碱, 2005, (01) :43-44
[8]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 [J].
蔡宁 ;
杨闩柱 .
科研管理, 2004, (04) :104-109
[9]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 [J].
施琴芬 ;
吴祖麒 ;
赵康 .
中国软科学, 2003, (08) :96-102
[10]   浅论人才集聚机制 [J].
朱杏珍 .
商业研究 , 2002, (15)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