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高山峡谷区耕地适宜性评价——以怒江州泸水县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雪
李益敏
赵筱青
机构
[1]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山峡谷区; 灰色关联度; 耕地适宜性评价; 泸水县;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4.03.017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高山峡谷区由于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等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地矛盾突出,可利用的耕地资源少,对该区域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怒江州泸水县为研究区,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为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GIS叠置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以30 m×30 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泸水县的耕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泸水县60%以上面积的土地不适宜耕地分布,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的面积比例分别为5.62%、15.16%、18.26%。有10.67%的现有耕地分布在不适宜区域内,89.33%的现有耕地分布在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临界适宜区域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222 / 12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中的应用.[D].何绍福.云南师范大学.2001, 01
[2]   基于GIS的喀斯特地区耕地适宜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普安县石古河小流域为例 [J].
袁晓冬 ;
安裕伦 .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 (09) :96-99
[3]   基于GIS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云南省澜沧县为例 [J].
蒋翌帆 ;
邓钢 ;
卢冬爱 .
测绘科学, 2011, (01) :155-157
[4]   基于GIS的怒江峡谷人居环境容量评价——以泸水县为例 [J].
李益敏 ;
刘素红 ;
李小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5) :572-578
[5]   栅格数据支持下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 [J].
唐秀美 ;
陈百明 ;
路庆斌 ;
杨克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164-2171
[6]   基于GIS的三江平原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刘殿伟 ;
黄妮 ;
王宗明 ;
宋开山 ;
李方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4) :414-422
[7]   基于GIS的瓦房店市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J].
贾树海 ;
白静 ;
邰日晶 ;
孟维军 ;
张琦 ;
吴家川 .
土壤通报, 2009, 40 (05) :987-992
[8]   滇西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的侵蚀环境效应——以澜沧江一级支流黑惠江流域为例 [J].
周跃 ;
丁文荣 ;
王剑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 34 (01) :87-91
[9]   宁波市耕地安全问题初探 [J].
童亿勤 ;
李加林 ;
李伟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6) :206-208
[10]   基于GIS的泸水县贫困原因分析 [J].
李益敏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S1) :16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