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优63的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潜力分析

被引:3
作者
霍二伟
扶定
王青林
马汉云
沈光辉
陈应霞
郭桂英
徐士库
机构
[1]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汕优63; 产量表现; 穗粒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其在信阳15年的产量表现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质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3、0.3361、0.2958,且穗实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穗实粒数、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596和0.359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千粒质量仅为0.1738。从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回归方程的贡献来看,有效穗数为0.1209,穗实粒数为0.5639,千粒质量为0.0514,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明显高于千粒质量。因此,穗实粒数和有效穗是影响汕优63产量的主要因子,千粒质量为次要因子。在生产上,要充分挖掘汕优63在信阳的生产潜力,关键在于实现大穗和足穗,提高结实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河南省豫南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分析 [J].
吴明作 ;
李明臣 ;
王林忠 ;
朱生亮 .
河南科学, 2007, (01) :77-80
[2]   “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 [J].
杨从党 ;
贺庆瑞 ;
郑学玉 ;
黄庆宇 ;
朱德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1) :39-41
[3]   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利用 [J].
郭龙彪 ;
罗利军 ;
邢永忠 ;
徐才国 ;
梅捍卫 ;
王一平 ;
余新桥 ;
应存山 ;
石春海 .
作物学报, 2002, (05) :644-649
[6]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培育的理论与实践 [J].
谢华安 ;
郑家团 ;
张受刚 ;
林美娟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 (04) :1-6
[7]   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 [J].
宋令荣,程在全,周能,杨学芬,郑学玉,解明州 .
云南农业科技, 1996, (01) :11-13
[8]   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 [J].
宋令荣,程在全,周能,杨学芬,郑学玉,解明州 .
云南农业科技, 1996, (01) :11-13
[9]   通径分析的矩阵算法 [J].
崔党群 ;
林德光 .
生物数学学报, 1994, (01) :71-76
[10]   通径分析的矩阵算法 [J].
崔党群 ;
林德光 .
生物数学学报, 1994, (01)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