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季河南一次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29
作者
孔海江 [1 ,2 ,3 ,4 ]
吴胜安 [1 ,2 ]
王蕊 [3 ]
赵培娟 [3 ]
乔春贵 [3 ]
吕晓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河南省气象台
[4]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连阴雨; 副热带高压; 高空急流; 边界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及统计方法,利用NCEP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造成2009年9月6—20日河南省北中部地区15 d连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 hPa高空急流的出现并且维持,南亚高压的偏东偏北,副热带高压的偏西略偏北,以及边界层的东北风(或偏东风),是造成此次长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因素;200 hPa东亚西风急流的正异常与对流层中上层(300 hPa)的暖异常在动力关系上相互匹配;湿层浅薄,水汽条件不充沛,冷空气影响的层次偏低是造成连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偏小的可能原因;温度距平随高度递增使得高云量增加,是形成日照偏少、气温明显偏低的可能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08年5月东北冷涡异常活动特征 [J].
吴艳青 ;
阎琦 ;
康晓玉 ;
金丽颖 ;
常国旭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5) :13-17
[2]   北方罕见连阴雨 南方大范围秋旱 [J].
张涛 .
气象, 2008, (01) :118-123
[3]   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天气环流特征 [J].
王秀文 ;
李月安 .
气象, 2005, (09) :52-56
[4]   2001年华西秋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J].
鲍媛媛 ;
阿布力米提 ;
李峰 ;
王秀文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215-222
[5]   近50年河南省连阴雨灾害气候特点 [J].
王记芳 ;
朱业玉 .
河南气象, 2000, (04) :16-17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过程的中期振荡 [J].
钟元 ;
吴钟浚 .
气象学报, 1992, (02) :199-209
[7]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研究 [J].
朱盛明 .
气象, 1991, (05) :20-28
[8]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天气气候分析 [J].
孙锦铨 ;
陈永秀 .
气象, 1991, (05) :29-34
[9]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及厄尔尼诺年的环流背景 [J].
施宁 .
气象, 1990, (12) :8-14
[10]   连晴和连阴雨前两支气流变化的一般特点 [J].
刘延英 ;
彭治班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0, (03) :2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