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曹慧英
史建国
朱昆仑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张吉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玉米; 播种深度;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11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试验材料,设置3、5、7、9 cm 4个播深处理和4个播种深度混播的播深不一致处理(U),研究播种深度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深不一致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果穗长度等性状整齐度,影响群体冠层结构,ZD958和XY335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2.6%、3.2%和0.9%、3.9%。播种过深,整个生育期内的植株性状整齐度和叶面积指数较低,穗位高及底层透光率增加;SPAD值及比叶重较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ZD958和XY335播深9 cm的产量较3、5 cm播深分别下降5.9%、6.4%和6.1%、8.8%。播深7和9 cm,夏玉米群体密度降低,冠层透光率增加,但其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比叶重降低,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质积累下降,最终降低夏玉米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群体结构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的影响[D]. 马超.河南农业大学. 2010
[12]   Feedback regulation of constant leaf standing crop in Sasa tsuboiana grasslands [J].
Konno, Y .
ECOLOGICAL RESEARCH, 2001, 16 (03) :459-469
[13]  
Rapid canopy closure for maize production in the northern US corn belt: Radiation-use efficiency and grain yield[J] . M.E. Westgate,F. Forcella,D.C. Reicosky,J. Somsen.Field Crops Research . 1997 (2)
[14]  
Physio-morphological studies of Fl hybrids in rice (Oryza sativaL.) .2 Khan MNA,Murayama S,Ishimine Yet al.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 1998
[15]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 [J].
王志刚 ;
高聚林 ;
任有志 ;
赵明 ;
董志强 ;
李少昆 ;
杨凤山 .
玉米科学, 2007, (06) :51-56
[16]   产量15000kg·ha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 [J].
黄振喜 ;
王永军 ;
王空军 ;
李登海 ;
赵明 ;
柳京国 ;
董树亭 ;
王洪军 ;
王军海 ;
杨今胜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9) :1898-1906
[17]   高产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分析 [J].
曹娜 ;
于海秋 ;
王绍斌 ;
于挺 ;
曹敏建 .
玉米科学, 2006, (05) :94-97
[18]   玉米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研究综述 [J].
郭江 ;
肖凯 ;
郭新宇 ;
张凤路 ;
赵春江 .
玉米科学, 2005, (02) :55-59
[19]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J].
李潮海 ;
刘奎 .
作物学报, 2002, (03) :379-383
[20]   玉米群体冠层内光和CO2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徐克章 ;
武志海 ;
王珍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