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压力系统发育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27
作者
张守春 [1 ,2 ]
张林晔 [2 ]
查明 [1 ]
朱日房 [2 ]
刘庆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古压力;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充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异常压力的分带性与泥岩的突破压力(或保存能力)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随着深度增加,泥岩突破压力及地层流体压力系数均增大,泥岩封隔层对流体压力的保存也是形成异常压力的重要条件。基于增压机制的阶段性差异,对东营凹陷平面上及典型剖面中重要地质历史时期源动力(烃源岩流体压力)场进行了分析,主力烃源岩的源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发育不均衡,从整体上影响了储集层油气来源及油藏的形成,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方向。现今油藏总体沿地质历史时期源动力场降低的方向分布,表现出油藏的分布与源动力的演化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油气运移和成藏也影响了地层压力场的分布,高压油气运移到储集层后,其泥岩封隔层不同程度地保存了流体压力。由于增压-卸压的平衡关系,源动力传递过程中在不同压力系统中构成了不同的动力条件,造成了各压力系统中油气成藏类型和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源动力的演化史,指出沙河街组深层是寻找高压轻质油藏及天然气藏的重要目标。图8参30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东营凹陷古近系异常高压的形成与岩性油藏的含油性研究 [J].
张善文 ;
张林晔 ;
张守春 ;
刘庆 ;
朱日房 ;
包友书 .
科学通报, 2009, 54 (11) :1570-1578
[2]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动力条件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黄道军 ;
张清 ;
王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43-147
[3]   济阳断陷盆地烃源岩成岩演化及其排烃意义 [J].
隋风贵 ;
刘庆 ;
张林晔 .
石油学报, 2007, (06) :12-16
[4]   石油地质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 [J].
胡见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1-4
[5]   济阳坳陷地层油藏勘探实践分析 [J].
郭元岭 ;
张林晔 ;
蒋有录 ;
高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32-436
[6]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宏观格架及构成特征——以东营凹陷为例 [J].
熊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74-478
[7]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研究——以胜坨油田为例 [J].
张林晔 ;
刘庆 ;
张春荣 ;
王茹 ;
孔祥星 ;
李政 .
沉积学报, 2004, (S1) :8-14
[8]   东营断陷盆地地层流体超压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 [J].
隋风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17-21+137
[9]   东营凹陷烃源岩超压体系特征及勘探意义 [J].
陈中红 ;
查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3) :11-13+89
[10]   济阳坳陷异常高压和异常低压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戴立昌 ;
刘震 ;
赵阳 ;
张善文 ;
蔡进功 .
地学前缘, 2003, (03) :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