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格局与NDVI分布的空间响应

被引:14
作者
陈斌 [1 ,2 ]
李海东 [1 ]
曹学章 [1 ]
沈渭寿 [1 ]
金行 [1 ,2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植被类型; NDVI; 空间分布; GIS;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高差约达7 000m,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植被格局空间变化显著。笔者基于1∶100万植被类型图、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集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与定量分析了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海拔梯度、气候条件变化探讨了流域植被格局与NDVI空间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荒漠、草原、草丛、草甸、高山植被等11个植被型组,21个植被型,其中米林宽谷的植被型最多,自下游至上游的山南宽谷、日喀则宽谷及马泉河宽谷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植被类型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2)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型组和植被型的个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以海拔3 000~4 000m和4 000~5 000m最多,流域植被格局的垂直地带性显著。(3)流域植被格局与NDVI变化表现出较好的空间一致性。针叶林、阔叶林和草丛等3个植被型组的NDVI值均以10—12月最大,其余8个植被型组的NDVI值均以7—9月最大、1—3月最小。海拔3 000m是流域尺度植被格局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西藏高寒河谷沙地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高光谱特征 [J].
李海东 ;
沈渭寿 ;
刘波 ;
戚旭东 ;
方颖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30 (04) :521-525
[2]   基于MODIS/EVI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变化 [J].
范瑛 ;
李小雁 ;
李广泳 .
中国沙漠, 2014, 34 (06) :1671-1677
[3]   1999—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J].
韦振锋 ;
王德光 ;
张翀 ;
刘宪锋 ;
张晗 .
中国沙漠, 2014, 34 (06) :1665-1670
[4]   雅鲁藏布江河岸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环境解释 [J].
拉琼 ;
扎西次仁 ;
朱卫东 ;
许敏 ;
钟扬 .
生物多样性, 2014, 22 (03) :337-347
[5]   锡林河流域近30年草原植被格局动态及驱动力分析 [J].
韩砚君 ;
牛建明 ;
张庆 ;
董建军 ;
张雪峰 ;
康萨如拉 .
中国草地学报, 2014, 36 (02) :70-77
[6]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变化与风沙化土地演变的耦合关系 [J].
李海东 ;
沈渭寿 ;
蔡博峰 ;
纪迪 ;
张晓勇 .
生态学报, 2013, 33 (24) :7729-7738
[7]   高寒河谷流动沙地生境因子变化及其对播种期的影响 [J].
李海东 ;
沈渭寿 ;
燕守广 ;
王涛 ;
唐军 .
山地学报, 2013, 31 (06) :647-655
[8]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吕琳莉 ;
刘湘伟 ;
周红梅 ;
武利江 .
人民黄河, 2013, 35 (05) :27-29
[9]   基于变化轨迹探测的植被景观格局动态分析——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区域为例 [J].
刘桂林 ;
艾里西尔库尔班 ;
玉米提哈力克 ;
段含明 ;
Philipp Gartner ;
Birgit Kleinschmit ;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利克木 ;
牛婷 .
中国沙漠, 2012, 32 (05) :1472-1478
[10]   雅鲁藏布江中游松属、冷杉属表土花粉对海拔的指示意义 [J].
张德怀 ;
孙爱芝 ;
韩晓丽 ;
代然然 .
山地学报, 2012, (04) :478-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