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退耕还林不同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被引:7
作者
马志林
周心澄
史常青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群落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退耕还林; 高寒山区;
D O I
10.13466/j.cnki.lyzygl.2008.03.010
中图分类号
S714.5 [森林土壤分析];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分析了不同退耕年限群落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对土壤各种理化性状影响较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地>退耕地>耕地,尤以表层表现明显,且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郭新荣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2) :158-160
[2]   广州南沙典型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J].
许松葵 ;
薛立 ;
陈红跃 ;
黄永芳 ;
刘春燕 .
土壤通报, 2006, (01) :36-40
[3]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J].
袁秉政 ;
秦天才 ;
范泽孟 ;
王薇 ;
黄宏胜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6) :51-54
[4]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上海城市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张琪 ;
方海兰 ;
黄懿珍 ;
赵小艺 ;
奚有为 .
土壤, 2005, (06) :679-682
[5]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不同混交配置模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J].
张伟华 ;
李文忠 ;
张昊 ;
周心澄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263-266
[6]   西南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草)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影响 [J].
龙健 ;
邓启琼 ;
江新荣 ;
刘方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79-1284
[7]   黑土区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研究 [J].
侯伟 ;
张树文 ;
李晓燕 ;
张惠琳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1) :43-46
[8]  
青海大通高寒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研究.[D].李世荣.北京林业大学.2006, 01